冯靖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汽水分离再热器波形板分离元件试验验证
- 2019年
- 在压水堆核电机组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实际运行工况下验证饱和湿蒸汽通过波形板分离元件时的分离特性和压降特性。采用大型热工-水力试验台架提供满足要求的饱和湿蒸汽,获得该湿蒸汽流经试验件的压降和残余湿度,结果表明:该MSR波形板试验件的二次携带临界流速较高,在入口蒸汽干度不大于86%且入口速度低于临界流速时,其残余湿度不大于0.1%,分离效率在99%以上,压降不大于7k Pa,满足出口蒸汽干度不小于99%、分离模型压降不大于14 kPa的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分离和压降特性。
- 张倩张倩冯靖冯靖王伟王永
- 关键词:波形板热态试验
- 蒸汽限流器结构对其阻力及流场细节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对2种蒸汽限流器的阻力性能和流场细节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和流动分析。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结合标准壁面函数对设计的蒸汽限流器进行三维数值计算,研究结构参数对流场细节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量增加,2种蒸汽限流器的阻力均上升,而阻力系数均保持定值,分别为4.95和3.05;19嘴限流器的阻力性能明显优于7嘴限流器;7嘴限流器的压力损失主要由回流区产生,达到总损失的71.4%,而19嘴限流器的压力损失主要由文丘里喷嘴和回流区产生,分别为总损失的50.5%和44.5%;19嘴限流器流场内的压力、速度和湍动能等参数比7嘴限流器更快达到稳定;对于7嘴限流器,其中心喷嘴流量是外部单个喷嘴流量的1.04倍;对于19嘴限流器,其中心喷嘴流量是外部单个喷嘴流量的1.18倍;19嘴限流器的外层喷嘴内存在回流区,因此可通过进一步优化19嘴限流器结构来改善其性能。
- 杨雪龙冯靖张倩王伟王先元
- 关键词:限流器蒸汽发生器
- 水滴粒径对旋叶式汽水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计算分析了水滴粒径对旋叶式汽水分离器性能及其内部流动细节的影响。采用Euler双流体模型结合均值粒径方法计算了分离器内两相流动,粒径选取范围为0.1~150μm ;通过分析流场细节揭示了粒径与分离器性能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随粒径的增大,压损呈先升后降趋势,分离效率呈“S”型增大趋势;对分离效率产生影响的粒径范围为5~150μm ,而对压损产生影响的粒径范围为大于5μm ;与试验值相比,计算所得压损相对偏差均在4.8%以内,且选用合适的粒径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分离效率和出口湿度,表明本文计算方案较为可靠;蒸汽流量分配比和水分返流比均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返流水分占出水总量的比例较高,可达48%,因此计算中必须加以考虑,建议计算域中加入外围空间。
- 杨雪龙王永冯靖王伟王先元
- 关键词:汽水分离器水滴多相流蒸汽发生器
- 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理论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实际运行工况下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波形板内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离散相模型结合涡交互模型对水滴运动进行计算,根据壁面水膜运动方程求解水膜的速度与厚度分布;依据理论分析,对可能形成二次水滴的4种方式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波形板内发生气体动力造成的水滴破碎与水滴撞击水膜产生飞溅的可能性较低,但较冷态工况的可能性高;水膜主要集中在波形板的前两级,随入口蒸汽速度或湿度的增加,水膜增厚并向下游移动;将水膜剥落和水膜分离的判别式进行统一,并证实波形板二次携带主要由水膜的剥落和分离造成,且相较水膜剥落,钩峰处的水膜分离更易发生。
- 杨雪龙王永冯靖王伟王先元
- 关键词: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