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酪酸梭菌与胃肠道及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酪酸梭菌作为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从其发现、研究、开发到今天的广泛应用已经有140年的历史。相关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道黏膜、增强宿主免疫力、抗肿瘤、调控基因表达和抑制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酪酸梭菌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水产等多种行业,尤其在预防与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相关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癌及肝性脑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方面已有深入研究,一直是微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就酪酸梭菌与胃肠道及肝脏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于兴华马晓莹张鹏刘亚楠徐豪许琳
- 关键词:酪酸梭菌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
-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胆管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目的:通过16SrRNA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胆管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功能基因构成和菌群物种构成进行分析,分析胆管癌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变化,寻找胆管癌与肠道菌群的潜在关联,为探讨胆管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等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提供一...
- 刘亚楠
- 关键词:胆管癌宏基因组肠道菌群
- 新型腕部身份识别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腕部身份识别带,包括条状弹性铁片,所述条状弹性铁片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弧形;还包括设在所述条状弹性铁片外的透明防水薄膜,所述透明防水薄膜和所述条状弹性铁片之间设有患者信息牌;条状弹性铁片,所述条状弹...
- 刘丽萍刘亚楠高丽莎张丽
- 文献传递
- 细胞因子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探讨
- 2021年
-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胆管癌(CCA)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及胆管癌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来探讨胆管癌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病率及其与炎症介质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0例胆管癌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中使用葡萄糖氢呼气实验(glucose hydrogen breath test, GHBT)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胆管癌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 胆管癌组SIBO阳性率为53.3%,健康对照组SIBO阳性率为16.7%,胆管癌组SIBO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 8.864, P <0.05)。2) 在胆管癌患者SIBO阳性组和阴性组间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 = 0.03, 0.024, 0.01)。结论:胆管癌患者较健康人群更容易发生SIBO,SIBO可能通过促进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 刘亚楠马晓莹徐豪许琳
- 关键词:胆管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