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动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动物
  • 3篇动物园
  • 2篇育幼
  • 2篇生态化
  • 2篇保护区
  • 1篇地形
  • 1篇东北虎
  • 1篇动物保护
  • 1篇动物福利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野生动物
  • 1篇野生动物保护
  • 1篇引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展区
  • 1篇折叠
  • 1篇摄像
  • 1篇摄像头
  • 1篇声行为

机构

  • 11篇成都动物园
  • 2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1篇刘洋
  • 4篇陈红卫
  • 2篇徐珍
  • 1篇刘选珍
  • 1篇左智力
  • 1篇赵波
  • 1篇周密
  • 1篇甘静
  • 1篇吴旭东
  • 1篇邓红丽
  • 1篇杨萍

传媒

  • 2篇四川动物
  • 2篇广东园林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科学咨询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鹿科动物声音通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所有鹿科Cervidae动物都要依赖视觉、嗅觉和听觉线索进行交流,声音通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流方式,在群体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列举了鹿科动物发情鸣叫、警戒鸣叫、交流鸣叫、求救鸣叫等叫声类型,总结了其发声机制,探讨了声音与鹿科动物自身信息的相关性、叫声对两性繁殖行为的影响,以及鹿科动物对种内和种间叫声的识别,并介绍了鹿科动物声音通讯的研究方法。最后,对鹿科动物声音通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左智力杨萍陈渝倩刘洋
关键词:鹿科动物发声机制
成都动物园鹤馆生态化设计与展示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成都动物园为全面提升现代动物园的异地保护和科普教育功能,以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可选择性为原则,利用植被、丰容设施和墙画等元素将鹤馆改造成7间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湿地景观的笼舍。改造后的馆舍既能满足动物需求,提高展示效果,又能向公众展示不同的湿地类型和地区差异等科普信息,可为其他面积有限的城市动物园馆舍生态化改造提供参考。
刘洋赵波陈红卫
关键词:动物园湿地水鸟生态化设计动物福利
一种鸟类巢筐取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鸟类巢筐取蛋装置,涉及抓取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可伸缩的手持件、折叠轴、主体单元和抓取件;手持件的一端连接折叠轴的一端,主体单元可转动的连接在折叠轴远离手持件的一端,多根抓取件设置在主体单元上;主体单元可控...
杨悦 梁尧刘洋徐珍 敬芳甘静 鲜丽萍 尹佳
成都动物园朱鹮展区改造效果分析
2024年
城市动物园周边高楼林立且游客量偏大,由于朱鹮胆小易惊,嘈杂的声音和突然出现的光线容易对朱鹮造成惊吓,因此鲜有朱鹮的饲养展示。成都动物园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引进朱鹮的城市动物园,希望既能保证朱鹮的动物福利和展出效果,又能让游客了解朱鹮的更多科普知识。因此,通过学习其它野生动物园和繁育基地的饲养管理经验,并基于朱鹮的生活习性和野外生境进行展区设计,既保证满足朱鹮的生活习性,又尽可能还原其栖息环境。成都动物园于2023年9月引进5只朱鹮,目前已成功适应新环境。现将展区改造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其它面积有限的城市动物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尧杨悦徐珍鲜丽萍刘洋
关键词:朱鹮展区生态化野生动物保护城市动物园
一种动物育幼观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物育幼观察装置,涉及动物培育领域,包括箱体、地形块和第一摄像头;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入口,并且远离入口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育幼区,多个地形块设置在箱体内部,并在箱体的内部形成一条从入口通向育幼区的通道,第一...
刘洋 许彦 翟莹 樊文全 郝克涛 徐伟吴旭东
保护区周边小学研学课程的研发
2022年
随着研学在全国日趋升温,关于研学的研究已引起学者的更多关注。本文在阐述保护区周边小学开展研学具有提高学生生态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区周边小学研发研学课程的独特教育资源,还从目标设立、教学流程安排、研学难度和空间变化的角度探讨了研发研学课程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利用白水河保护区和彭州升平小学丰富的教育资源,研发了“漫步校园一日游”“探访彭州家乡风情”“美丽中国走近世界”三个模块和十二个主题课程;最后还提出在研发课程的过程中要突出保护区特色、研学兼顾、课堂教育和研学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的注意事项。
陈红卫付淑惠李太明刘洋胡大明周密
关键词:保护区
被弃东北虎和华南虎幼崽的人工育幼
2022年
本文对成都动物园2001~2020年间人工育幼的28头东北虎和2头华南虎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比较了不同配方人工乳饲喂的幼仔生长发育情况,对虎的人工育幼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日龄左右开始牙齿的生长,1月龄开始添加牛肉。KMR猫用全效代母乳粉饲喂的幼虎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其余三种方式,成活率达到100%。
邓红丽郝克涛刘洋樊文全刘选珍
关键词:东北虎华南虎人工育幼人工乳
国内外动物园公众教育研究情况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21世纪以来,动物园的公众教育研究在国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值得思考。本文通过列举国内有代表性的公众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与国外研究进行比较,发现国内研究缺少教育项目实施前后的比较和数据统计分析,对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关注度也不够。建议今后研究时可以利用能够量化的参数进行教育项目实施前后的统计比较,加长研究周期,并制定评价指标对公众教育有效性进行评估。
刘洋陈红卫
关键词:动物园公众教育
成都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的实践和总结被引量:2
2018年
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是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有力措施,现阶段宣传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为保护区从业人员,必须吸纳更多专业机构与人员支持和参与。通过介绍成都动物园参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的实践和经验,例如与保护区一起为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座谈等;指导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业务学习;整合动物园教育经验和保护区自然资源开展夏令营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报道保护区环教情况,扩大影响力;于保护区周边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等,阐述了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的意义。
刘洋陈红卫
关键词: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
一种用于黑颈鹤的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黑颈鹤的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该用于黑颈鹤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包括微卫星位点Grni‑3、Grni‑12、Grni‑23、Grni‑14、Grni‑20、Grni‑29、Grni‑6、Grni...
朱英刘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