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以白银为纽带的中国近代城市关联性研究——以蔚长厚票号历年账册为考察重点
- 2024年
- 诞生于同治年间的山西蔚长厚票号主要以长江以南地区为经营领地,形成了华北和沿江沿海两个汇兑圈,并在分号的增设和收撤方面显示出动态的阶段性变化。同治以后,蔚长厚票号上海分号逐渐承担着南银北调的主要使命,虽然至光绪中期较之同治朝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南银北上趋势却从未停顿过。山西票号的专门化金融经营除了彰显中国传统商业向传统金融的飞跃之外,其背后蕴藏着的是近代中国白银货币空间运动和空间分布以及与山西票号分号设置相对应的城市、商埠和码头的兴衰起落。
- 廖剑南孟伟
- 论清末山西票号京师分号兑票发行问题
- 2024年
- 晚清最后数十年中,山西票号京师分号曾发行过横竖两种形制的兑票,此类票帖在清政府默许下依托票号信用在京师本地市场中广泛流通,可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从性质上看已属于信用货币的范畴。此类兑票与市面上流通的其他本票型银票有很大相似性,但与票号自身在汇兑业务中使用的汇票又有本质不同。就票号自身而言,兑票的发行是京师分号进行的重大金融创新,背后建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广泛流通的兑票补充和延伸了山西票号京师分号在本地市场开展的各项业务,大大缓解了分号缺银的难题,但挤兑和滥发等问题也对其自身产生了负面影响。就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的视角来看,我们不能忽视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中西金融机构有各自产生及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并未故步自封,反而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逐渐提高的金融需要,因此在评判和定性相关问题时既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也不能照搬西方理论,应回归其自身进行分析研究。
- 宋梦琪孟伟
- 关键词:信用货币金融创新
- 山西锦生润票号衰败考论
- 2021年
- 锦生润票号诞生在光绪二十九年,恰逢山西票号鼎盛时代,然而,也是山西票号“危机四伏”、衰败初露端倪的时期。锦生润票号于民国六年冬月主动“收歇”,自有特别的“个案”的原因:锦生润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山西票号,与经营了百年之久的其它票号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仅仅是晚清山西商人开设“账局”的发展和延续,或者是“账局”与专业化汇兑的“票号”的有机结合的“蓝本”,属于一种新类型的票号。锦生润票号的衰败及其原因,也是票号发展历史阶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 廖剑南孟伟
- 关键词:考论
- 明清山西商人的家族教育文化——以山西商人规程和武氏家书为例
- 2023年
- 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活跃,在山西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文献,这些文献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不乏与明清山西商人家庭教育、家庭家族民风及其传承直接相关的文献,尤以相关书信和规程较为突出。通过对山西商人规程和武氏家书的考察,发现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家庭教育和家族家风及其代际传承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殊性——在强大的民间习惯法的制度和机制下山西商人的家庭家族家风教育与传承与山西商人的专门化、职业化教育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文化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产生了诸多影响。
- 廖声丰孟伟
- 关键词:书信家族文化
- 是物物交换还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晚明以来张家口的市圈变迁及其交易形态考察
- 2021年
- 目前,由于明代张家口相关历史文献严重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历史轨迹的模糊,进而使得长期以来在学界有一个较为习惯的认识:常常把“物物交换”的交易形态和方式,有意或无意地套在张家口城市发展及其商贸活动上。通过对张家口市圈的诞生、发展与消失等问题进行实证,既能看到张家口历史转型的阶段性,也能实证地回答:山西商人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专门从事蒙汉民族经济活动的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化交易形态−“物物交换”与“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两者之间所固有的本质性差异。
- 廖声丰孟伟
- 关键词:物物交换
- 晚清与民国太行山地区的专业运输与商品流通——以晋商货运票单为中心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以新发现晋商货运票单为基本资料,对晚清以来太行山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清代以来的商业运输发展表现在运输货物的商品化、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是历史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自我要求,与近代以来西方的制度扩散没有多大关系。铁路火车的出现,才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运输形式,对太行山地区的城市及广大乡村社会产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
- 曾才娇孟伟
- 关键词:专业运输
- 清代山西茶商的茶规及其学术价值浅论被引量:1
- 2022年
- 有清一代及至民国中期,汉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及其相应时代的中俄恰克图贸易中的茶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真正从事长达300余年的茶叶贸易的商人群体则是地处山西汾河谷地籍贯为汾州府与太原府的商人。最近几年,伴随着文化产业以及文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山西茶商们从事茶叶贸易的原始文献大量出现,十几种版本、上百本手抄本的《茶叶规程》属于较为典型的一种类型化文献。而面对这一特殊性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深化研究除了需要全新的框架性原则性之外,还需要诸如要素化、元素化、谱系化等等的技术性的方法论,更需要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的学术视野,突破传统学术范式桎梏——在充分认识这些来自民间社会的原始性的“茶规”中蕴含的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朝着更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迈进。
- 孟伟廖声丰
- 关键词:清代
- 道咸年间祁太平与张家口之间的金融汇兑——以张家口分号书信为重点
- 2022年
- 道咸时期,山西票号业已进入了成熟阶段,中国的金融经营也初步完成了由张家口向祁太平之间的“金融中心的转移”,山西票号在张家口的金融经营基本上趋于平稳发展的阶段——与山西商人在草原和恰克图的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的贸易状况保持同步,也与张家口的“市圈效应”保持同步。整个中国的白银货币区域化格局也基本形成,山西票号在张家口与祁太平之间的金融汇兑更表现出“标期化”特征和倾向,山西票号的利润有机构成固定在了得期、得费、得利的三分结构上,张家口城市的内地化倾向初露端倪。目前现存的山西票号的往来书信清晰地给出了山西票号在张家口的展开金融经营的变迁轨迹。
- 廖声丰孟伟
- 中国近代城市关联:基于山西票号专门化金融经营的考察--以光绪二十八年《通年银流水账》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山西票号整体性消失后的一个世纪里,学术界针对山西票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却也存在一些学术偏差。追寻原因,最关键在于史料的缺失与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套解、演绎、解析的方法论泛滥。最近十多年来,有关山西票号的原始文献——账册与信稿不断被发现,一定程度可以弥补上述缺憾。借助日升昌票号天津分号光绪二十七年腊月至二十八年冬月的《通年银流水账》进行综合考察,一方面可以深化和拓展以日升昌票号天津分号为代表的票号专门化金融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究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以“白银货币空间运动的专门化汇兑”为纽带所形成的城市关联性问题。
- 廖声丰孟伟
- 关键词:日升昌票号
- 晚清时期汉口与扬州的金融关联研究——以光绪二十一年蔚长厚票号汉口分号通年总结账为考察中心
- 2023年
- 本文以光绪二十一年蔚长厚票号汉口分号通年总结账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蔚长厚票号汇兑及其金融市场圈、汉口与扬州之间的城市关联、四柱账法基础上的金融创新与金融会计、山西票号的专门化汇兑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实的考察。其中,商人与货币的运动方式,民间性金融组织机构社会化分工的阶段性——专门化的白银货币的空间运动与汇兑等,蕴含了近代城市化进程及其城市与商埠为中心的金融关联。
- 廖剑南孟伟廖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