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博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稠油
  • 3篇钝化
  • 3篇钝化膜
  • 3篇活性剂
  • 3篇降黏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电化学
  • 2篇乳化降黏
  • 2篇乳状液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降凝
  • 2篇降凝剂
  • 2篇不锈
  • 2篇不锈钢
  • 2篇值模拟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电位
  • 1篇电位差
  • 1篇段塞流

机构

  • 14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4篇宋博
  • 4篇陈旭
  • 4篇吴玉国
  • 3篇何川
  • 3篇王卫强
  • 3篇孟凡力
  • 2篇张晓博
  • 1篇王际东
  • 1篇马贵阳
  • 1篇王彦亮
  • 1篇李桐宇
  • 1篇刘立烨
  • 1篇范东升
  • 1篇赵状
  • 1篇于爽
  • 1篇王哲
  • 1篇王帅

传媒

  • 4篇当代化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的乳化降黏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以辽河油田某区块稠油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便于开采和输送,通过复配表面活性剂,研究其对稠油的降黏效果,选出最优降黏剂配方。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15、月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咪唑啉。结果表明,单独使用AEO-15,质量分数为0.5%时稠油乳状液黏度最低,降黏率达到76.6%,将质量分数为1%的咪唑啉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质量分数为0.5%的AEO-15乳化剂溶液按1∶1体积比复配,降黏效果最佳,可使降黏率达到92.7%,将质量分数为0.6%的无机碱碳酸钠溶液按体积比1∶1∶1复配到其中,可使稠油获得更优的降黏效果,降黏率高达95.0%,此外,聚合物HPAM有利于增强乳状液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Na2CO3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较好,聚合物HPAM不能降低界面张力,自身通过分子链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联结周围的油滴,活性剂附着在HPAM分子链上,不利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宋博吴玉国宋卓崔硕张绍川
关键词:稠油表面活性剂乳化降黏
扫描Kelvin探针力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在材料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扫描Kelvin探针力显微镜(SKPFM)是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础上应用扫描Kelvin探针(SKP)技术开发的检测表征手段,它能够在获取材料表面纳米级分辨率形貌的同时,原位得到样品表面高分辨率的接触电势差分布图,为揭示腐蚀反应机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SKPFM两种工作模式的基本原理,总结了SKPFM在应用中的问题,并讨论了SKPFM和传统扫描Kelvin探针技术(SKP)的优缺点,重点综述了SKPFM在腐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SKPFM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宋博陈旭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搅拌器在原油储罐中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7
2015年
在我国原油储存过程中,为了防止罐内原油组分物质带来的沉积影响其利用率及延长清罐周期等问题,通常都装有搅拌系统。分别对侧向伸入式搅拌器、旋转喷射式搅拌器、射流式喷射搅拌器的机理、特性进行的探讨,并对这三类搅拌器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射流式喷射搅拌器产生的能耗较低、对储罐产生损害较小、应用范围广,而且具有很高的调和效率、安全性及经济性。由此可见,射流式喷射搅拌器对未来储罐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刘立烨孟凡力王卫强宋博
关键词:原油储罐搅拌器
X70钢及其焊缝在Na_2CO_3+NaHCO_3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方法研究了溶液浓度和Cl^-对X70钢母材及其焊缝在Na_2CO_3+NaHCO_3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结果表明,X70钢母材和焊缝在0.1~1.0 mol/L(Na_2CO_3+NaHCO_3)溶液中都能形成稳定的钝化区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钝化膜的稳定性增加。X70管线钢母材和焊缝的钝化膜均呈现出n型半导体特征,且施主密度与维钝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同。Cl^-在1.0 mol/L(Na_2CO_3+NaHCO_3)溶液中,对焊缝组织的吸附现象存在显著特征,主要吸附于氧空位处。
廖梓含宋博任泽何川陈旭
关键词:X70管线钢钝化膜焊缝缺陷密度
管输含蜡原油降凝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输送含蜡原油一直我国原油管输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一方面要保障含蜡原油的顺畅输送,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节能、安全等问题。对国内外原油降凝剂技术的发展概况和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和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列举现场实例。另外,针对凝剂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降凝剂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王哲马贵阳赵状宋博
关键词:降凝剂降凝机理
316L不锈钢在不同pH值硼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及Mott-Schottky技术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pH值分别为4,7和11的硼酸溶液中钝化膜的电化学行为,并对钝化膜成分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硼酸溶液中均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且随p H值增加钝化电位区间减小,过钝电位显著下降。碱性硼酸溶液中316L不锈钢过钝电流显著增加。钝化膜完整性在中性硼酸溶液中最好,酸性溶液中最差。MottSchottky曲线结果表明,在酸性环境中随着电位的升高,钝化膜由n型向p型转变;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钝化膜半导体类型分别为n型和p型。这是由于随p H值增加,Cr的氢氧化物消失,钝化膜中Fe由Fe O(OH)转变为Fe_3O_4;在碱性环境下钝化膜中Cr_2O_3含量减少导致耐蚀性下降。
王彦亮陈旭王际东宋博范东升何川
关键词:PH值钝化膜电化学XPS
海洋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瞬态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海底油气混输管线中常见的立管系统,采用OLGA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立管系统中出现的严重段塞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基于双流体模型的物理模型,结合海底管道实际工况,设置相应边界条件,分析了不同流量下的流态流型、压力、持液率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产生的严重段塞流下,立管系统中流态流型、压力、持液率等特性参数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流量对严重段塞流的形成及其流动参数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和管路结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复杂流动现象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宋博李桐宇王卫强于爽王红梅
关键词:严重段塞流瞬态模拟
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7
2018年
综述了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稠油(超稠油和特稠油)降黏方法的降黏原理以及优缺点,常用的降黏方法包括掺稀油、加热、微波加热、改质、化学降黏剂以及微生物降黏;掺稀油降黏技术的实施受稀油来源的限制;加热降黏能耗大,经济损耗高;微波加热在目前并不能实现规模化降黏;改质降黏要求复杂的反应装置、严格的反应条件;微生物降黏优势明显,但仍然缺乏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相对而言,化学降黏剂降粘技术臻于完善,且成本低,易于实现。分析认为,化学降黏剂降黏技术优势明显,建议优先考虑。
解来宝吴玉国宫克宋博蒋硕硕王彤宇
关键词:稠油改质表面活性剂微波微生物
流线型孔板流量计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在管输液固两相流体时,固体颗粒对孔板流量计造成的冲蚀磨损。方法运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算法的DPM模型,对液固两相流体计量工艺中孔板流量计的冲蚀问题进行数值仿真,预测孔板流量计在液固两相流体流量计量工艺中易发生冲蚀磨损的区域。探究入口液相速度、固体颗粒粒径以及等数量颗粒冲击壁面时,固体颗粒粒径对孔板最大冲蚀速率的影响,并对比管输液固两相流体时,固体颗粒粒径对不同形状的孔板造成的冲蚀磨损速率大小。结果在孔板流量计的突缩管段易产生严重的液固冲蚀失效,最大冲蚀速率随着液相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固体颗粒的质量流量相等时,最大冲蚀速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当单位时间内流经孔板的固体颗粒数量相等时,冲蚀磨损速率随着固体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在液固两相流管道体系中,固体颗粒对凸型孔板造成的冲蚀磨损行为最弱。结论大颗粒对孔板的冲蚀磨损比较严重,在孔板计量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在流体中存在大量大颗粒时,采用凸型孔板流量计能有效改善冲蚀磨损情况。
蒋硕硕吴玉国杨鸿麟宋博刘萌
关键词:冲蚀磨损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孔板流量计
基于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监测稠油乳状液破乳过程被引量:2
2018年
为获得乳状液液滴大小与分布对稠油乳状液表观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考察了温度和剪切速率对辽河油田欢喜岭稠油乳状液液滴平均粒径(简称粒径)大小的影响,动态监测了油包水(W/O)乳状液在加入碱性降黏剂后的破乳行为。结果表明,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可以对W/O型乳状液的破乳行为进行良好的动态监测,并可实现对碱性降黏剂最佳使用量的评估。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水乳状液液滴粒径增大,乳状液黏度减小;温度低于55℃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乳状液液滴粒径减小,乳状液黏度逐渐变小;当温度高于55℃时,剪切速率对乳状液液滴粒径和黏度的影响较小。在W/O型乳状液中加入Na_2CO_3溶液后,乳状液发生破乳反相,体系黏度降低,小尺寸O/W型乳状液液滴数量增多,粒径减小,液滴分布更加均匀;Na_2CO_3质量分数为0.2%时,乳状液黏度降到最低,乳状液液滴粒径和油水界面张力最小。
解来宝吴玉国宋博王彤宇蒋硕硕宫克
关键词:破乳乳状液粒径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