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远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城市
  • 1篇代谢
  • 1篇地产
  • 1篇动态过程
  • 1篇压块
  • 1篇食物
  • 1篇装配式
  • 1篇装配式建筑
  • 1篇足迹
  • 1篇耦合协调度
  • 1篇协调度
  • 1篇煤炭
  • 1篇秸秆
  • 1篇秸秆压块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精益
  • 1篇环境排放
  • 1篇建筑
  • 1篇供热

机构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苏州建设交通...

作者

  • 4篇常远
  • 2篇张力小
  • 1篇王灿
  • 1篇黄旭艳
  • 1篇庞明月
  • 1篇陈永生
  • 1篇高菠阳
  • 1篇李俊玮
  • 1篇郝岩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工程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耦合协调度视角下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关系评估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减少耦合协调度计算的主观性、揭示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间的耦合协调状态,通过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评估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和理论推导,揭示了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机理;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建立了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基于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协调度.收集全国不同地区14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的样本数据,分析这些项目中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从项目维度看,目前多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耦合协调度在0.609与0.761之间,处于初级或中级协调水平,个别项目耦合协调度低于0.5,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从区域维度看,南、北方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耦合协调水平差距明显,这主要归因于使用意愿、推广力度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而非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时间.基于结果分析,进一步提出营造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转化的良性生态,完善现有精益施工能力培训体制.研究结果为实现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良性耦合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
袁振民张琦常远黄旭艳方亚琦倪国栋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城市群内城市产业辐射效应测算被引量:3
2015年
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对象,城市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构建城市产业辐射力模型和城市产业辐射断裂带模型,测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特定产业的辐射能力与范围,并利用2000~2012年数据实证测算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市对周边地区房地产业的辐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辐射断裂带呈微缩趋势,影响因素源于城市群机理、宏观经济背景、行业特征、政府政策、供需双方行为5个方面。该研究为测量城市群内城市特定产业的辐射力强度与范围提供了理论方法;有助于政府部门全面掌握城市产业辐射力表现,为科学制定城市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
李俊玮常远高菠阳
关键词:城市群京津冀房地产业
秸秆压块与燃煤供热系统生命周期环境排放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为证明采用秸秆压块燃料替代煤炭进行供热的可持续性,对秸秆压块和燃煤供热系统的生命周期环境排放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我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IO-LCA)和过程生命周期评价(PLCA)相结合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Hybrid-LCA)模型,核算了玉米秸秆压块和燃煤供热系统供应1 GJ热的生命周期CO2、SO2、NOx和PM2.5排放.结果显示,秸秆压块供热系统的生命周期CO2排放量为7 kg·GJ-1热,比燃煤供热排放减少121 kg.此外,秸秆压块供热系统比燃煤供热系统可以分别减少SO2排放98%、NOx排放76%和PM2.5排放58%.控制原料水分,通过减少原料收集和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耗损,减少能源转化过程的电力消耗以及控制原料收集半径等可以有效改进秸秆压块供热系统环境表现.
王长波陈永生张力小常远庞明月
关键词:秸秆成型燃料煤炭供热
城市食物代谢的动态过程及其水-碳足迹响应——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9
2018年
食物代谢是城市物质能量代谢的基础性过程之一。论文系统分析了1978—2015年北京市城市食物代谢通量、结构和效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核算其水-碳足迹,提出优化城市食物代谢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1)2015年北京市食物代谢通量为881.4万t,比1978年增加了3.3倍,其中植物源食物增加了2.5倍,动物源食物增加了12.0倍,由此引发的水-碳足迹分别增加了6.1倍和4.4倍;2)北京市食物代谢的通量结构和水-碳足迹结构均呈现出主食为主转向主副食替代、植物源食物为主转向动植物源食物并重的演变特征;3)"过度饮食"特别是高比例肉类消费,不但影响了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也显著扩大了城市人均环境足迹,导致食物代谢的生态效率指标从1.27降低至0.32;4)降低城市食物代谢的足迹影响需要优化产业链供应,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
熊欣张力小张鹏鹏郝岩常远王灿
关键词:城市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