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3年
- 基层医院的口腔科以及中小型牙科诊所就诊患者数量众多,口腔诊疗器械每天可能接触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针对目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医护人员对待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态度敷衍了事、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医护人员不重视医源性传染病的危害等,本文拟从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 徐培
- 关键词: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
- 沉默circ-NDRG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circ-NDRG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靶向miR-127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的表达水平,分析circ-NDRG1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期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irc-NDRG1在永生化口腔角质细胞(HO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CC-25、CAL-27、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NC inhibitor、circ-NDRG1 inhibitor分别转染HSC-3细胞,分别为Anti-NC组和Anti-circ-NDRG1组。MTT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SC-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SC-3细胞增殖蛋白(CDK3、Cyclin C)和上皮间质转化(EMT)蛋白(ZLF8、Notch、SIX1)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与miR-1271表达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NDRG1和miR-1271的靶向关系。qPCR检测各组HSC-3细胞中miR-1271的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显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期与circ-NDRG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HOK细胞相比,HSC-3、SCC-25、CAL-27、Tca-8113细胞中circ-NDRG1呈高表达(P<0.01)。与Anti-NC组相比,低表达circ-NDRG1能够抑制HSC-3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和侵袭能力(P<0.01)。与Anti-NC组相比,低表达circ-NDRG1能够下调HSC-3细胞中CDK3、Cyclin C、ZLF8、Notch、SIX1蛋白的表达(P<0.0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表达水平与miR-127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circ-NDRG1能够靶向结合miR-1271(P<0.01)。与Anti-NC组相比,低表达circ-NDRG1能够上调HSC-3细胞中miR-1271的表达(P<0.01)。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呈高表达,沉默circ-NDRG1通过靶向调控miR-1271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进程。
- 陶冶肖锋杨文宇徐培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
- miR-1271-5p靶向F13A1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miR-1271-5p靶向F13A1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OSCC细胞系SCC154细胞和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NHOK,检测miR-1271-5p、F13A1的表达。将细胞分为mimics NC组、mimics miR-1271-5p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RT-qPCR和WB检测F13A1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1271-5p与F13A1的靶向关系。将细胞分为mimics NC组、mimics miR-1271-5p组、mimics miR-1271-5p+OE-F13A1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NHOK比,OSCC细胞miR-1271-5p表达降低,F13A1表达升高。相比于mimics NC组,mimics miR-1271-5p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F13A1表达显著降低(P<0.05),inhibitors miR-1271-5p组F13A1表达显著升高(P<0.05)。相对于mimics miR-1271-5p组,过表达F13A1逆转miR-1271-5p对OSCC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P<0.05)。结论:miR-1271-5p靶向F13A1基因抑制OSC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徐培王佳陶冶张晨夏岩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凋亡
- 口腔癌患者大五人格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大五人格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4月—2023年3月诊治的50例口腔癌患者纳入病例组,另选取同院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利用自行编写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三种问卷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口腔癌患者大五人格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关系。结果:病例组CBF-PI-B量表中的外向性、严谨性、开放性、宜人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神经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FoP-Q-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oP-Q-SF评分与外向性、严谨性、开放性、宜人性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与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外向性、严谨性、开放性、宜人性、神经质口腔癌患者的FoP-Q-SF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1200元)、外向性(是)、严谨性(是)、开放性(是)、宜人性(是)是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的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神经质(是)是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癌患者大五人格与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口腔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 陶冶徐培董绘华倪成励赵丽
- 关键词:口腔癌患者大五人格影响因素
- 丹蛭降糖胶囊治疗大鼠糖尿病牙周炎的效果及牙周组织中骨钙素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DJC)治疗大鼠糖尿病牙周炎的效果及牙周组织中骨钙素(BGP)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2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CTL组),其余60只制作糖尿病牙周炎模型。60只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牙周炎对照组(DP组)、牙周基础治疗组(DP+BT组)、牙周基础治疗加DJC组(DP+BT+DJC组)各20只。DP+BT组大鼠行牙周基础治疗,DP+BT+DJC组大鼠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以0.47 g/(kg·d)的DJC灌胃,DP组、DP+BT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2个月。给药2个月后测大鼠空腹血糖;留取包括第一磨牙的双侧上颌骨,计数近中牙龈组织内炎症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牙周组织中的BGP mRNA。结果DP+BT组、DP+BT+DJC组血糖水平低于DP组,但仍高于CTL组,DP+BT+DJC组低于DP+BT组(P均<0.05)。DP+BT+DJC组炎症细胞计数低于DP组、DP+BT组,但仍高于CTL组(P均<0.05)。DP组、DP+BT组牙周组织中BGP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CTL组(P均<0.05),DP+BT+DJC组牙周组织中BGP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DP组、DP+BT组(P均<0.05)。结论DJC治疗大鼠糖尿病牙周炎可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牙龈组织炎症程度,并上调牙周组织中BGP mRNA的表达。
- 董蕾方朝晖徐培
- 关键词:丹蛭降糖胶囊糖尿病牙周炎骨钙素
- 口腔颌面部三叉神经疼痛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在临床上三叉神经颌面部进行顽固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是一种新型临床治疗方法,其是基于神经外科三叉神经根切断手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进行开颅手术,尤其对于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群体来说,能够避免由于开颅导致的安全风险问题。本研究针对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徐培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三叉神经疼痛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100名高职口腔医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名)与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学生考试成绩、教学方式满意度、自我知识掌握、操作流程。结果观察组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成绩、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方式满意度、自我知识掌握评价、操作流程了解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选择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提升在校学生的操作能力。
- 徐培陶冶王佳张晨
- 关键词:在校学生口腔颌面外科混合式教学
- 140例口腔癌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口腔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0例确诊口腔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历收治起止时间为2012年1月-2017年12月.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自制危险因素调查表统计研究对象的一些生活习惯.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不良卫生习惯及不良修复体是导致口腔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佳,口腔卫生较差,频繁口腔操作等因素是导致口腔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预防口腔癌,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促进全民身心健康,定期检查口腔情况,避免危险因素,有效降低口腔癌的发生率.
- 徐培陶冶
- 关键词:口腔癌营养不良卫生习惯
- 单独应用浓缩生长因子进行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的临床观察
- 2021年
- 目的:单独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GF)作为移植材料,临床观察评价上颌窦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剩余骨高度平均为6.85 mm的42例患者,共计植入51颗种植体,随机分为实验组(CGF组)和对照组(人工骨粉组),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后即刻观察,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术区牙槽嵴高度、植体根尖区骨整合情况和上颌窦底形态的影像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愈合良好,均能行使咀嚼功能;所有植体周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生成;植体尖端与上颌窦底影像分为3种情况。结论:CGF单独应用于上颌窦内提升种植中,可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但形成量有限。
- 夏岩徐培徐培黄琛琛胡芳芳
- 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骨粉牙种植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研究
- 2017年
-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最为常见的感染部位为颌下间隙.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一般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全身治疗措施包括原发感染灶的处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支持疗法、对症疗法以及口腔护理方法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 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