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剑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依托咪酯
  • 1篇瑞芬太尼
  • 1篇手术
  • 1篇七氟烷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患者
  • 1篇紫绀
  • 1篇紫绀型
  • 1篇嘧啶
  • 1篇外科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庄小雪
  • 3篇方剑
  • 2篇吴蕾
  • 1篇陈剑锋
  • 1篇陈珍珠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七氟烷应用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应用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心脏手术的95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n=48)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诱导时间以及诱导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入室时(T_0时)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90s(T_3)、120s(T_4)、180s(T_5)、240s(T_6)、插管即刻(T_7)MAP、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的入睡时间、睫毛发射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诱导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氯胺酮比较,七氟烷应用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时的心率更稳定、诱导时间更短、不良反应率更低。
庄小雪方剑吴蕾陈珍珠
关键词:麻醉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方法:择期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例患者均采用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扩张宫颈时(t_2)、术毕患者清醒时(t_3)各个时间点的心率(heart radio,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值,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AP于t_1、t_2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t_1时间点的H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注射痛、肌颤、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都适合宫腔镜电切术,具有麻醉效果好,苏醒快等优点,但依托咪酯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呼吸抑制及注射痛不良反应的发生。
庄小雪方剑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瑞芬太尼宫腔镜电切术
右美托嘧啶对胸腔镜手术全麻患者拔管期间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啶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拔管期间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需要气管插管全麻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分为右美托嘧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用静脉微泵注入0.5μg/kg·min的右美托嘧啶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时间15 min。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 min、拔管后15 min各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Sp O2的变化,记录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嘧啶组在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P<0.05),拔管期间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右美托嘧啶组高于对照组(P<0.05),寒颤发生率右美托嘧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 O2、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无差异。结论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在拔管前使用右美托嘧啶微泵注射,能有效抑制患者拔管期间的不良反应,保持循环及呼吸稳定,镇痛充分并不延长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庄小雪方剑陈剑锋吴蕾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