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新型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通过浮选试验、表面张力测试、Zeta电位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油酸钠(NaOL)、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两种捕收剂及其组合对锂辉石的浮选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在一定浓度下都能较好的浮选锂辉石,其中MES的捕收性能强于NaOL,组合捕收剂浮选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捕收剂。捕收剂用量为200 mg/L,NaOL∶MES=5∶1摩尔比组合的浮选效果相对最佳。红外光谱研究表明NaOL在锂辉石表面是以化学吸附为主,MES则是以物理吸附为主,两种捕收剂组合后并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是由于锂辉石矿物表面为非均质体,同时不同活性质点间的差异使其具有选择性地吸附在不同位置的矿物表面。
- 刘若华孙伟冯木梅志金娇
- 关键词:新型捕收剂锂辉石浮选油酸钠脂肪酸甲酯磺酸钠
- 组合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的作用机理被引量:14
- 2018年
- 通过浮选试验、表面张力测试、Zeta电位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油酸钠(NaOL)、十二烷基琥珀酰胺(HZ)两种捕收剂及其组合捕收剂对锂辉石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在一定浓度下都能较好地浮选锂辉石,其中HZ的捕收性能强于NaOL,组合捕收剂浮选效果明显优于任意单一捕收剂。在药剂用量为200mg/L、pH=9.0左右、组合捕收剂的混合摩尔比n(NaOL):n(HZ)为5:1的条件下,浮选效果最好,浮选回收率达88.4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NaOL在锂辉石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HZ则以物理吸附为主,两种捕收剂组合使用后的正协同作用是由于锂辉石矿物表面的不均匀性和表面的活性质点的差异使这两种不同药剂能选择性的吸附在矿物表面的不同位置,从而提高药剂捕收性能。
- 刘若华孙伟冯木梅志金娇
- 关键词:锂辉石油酸钠浮选组合捕收剂
- 四川某锂辉石矿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针对四川某锂辉石矿的矿石性质,采用碱法不脱泥工艺进行了锂辉石与脉石的分离。探索了调整剂用量和作用时间对锂辉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蜡皂与另外两种阴离子捕收剂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捕收剂OPS-3对浮选锂辉石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采用OPS-3进行闭路试验,最终得到Li2O品位为5.86%、回收率为81.30%的锂辉石精矿。
- 梅志孙伟刘若华冯木卜勇杰
- 关键词:锂辉石浮选组合捕收剂
- 组合捕收剂在锂辉石浮选中协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研究了新型捕收剂HZ-1在锂辉石浮选中的捕收性能,并对比了传统的锂辉石捕收剂733(氧化石蜡皂)和环烷酸皂的捕收性能。单一捕收剂试验结果显示新型捕收剂HZ-1选择性较好,使用HZ-1能获得Li2O品位4%的锂辉石粗精矿。组合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733、HZ-1、环烷酸皂两两复配)较各单一捕收剂具有更好的捕收能力和更好的选择性。其中HZ-1和环烷酸皂的协同作用最强,733能显著提升HZ-1的捕收能力。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Z-1:733=1:2的组合捕收剂能得到Li2O品位5.60%、回收率81.80%的锂辉石精矿。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油酸钠(捕收剂733中起主要捕收作用的物质)较HZ-1能更加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但是CMC值(临界胶束浓度)则较HZ-1高,说明油酸钠的表面活性较强,但是效率较低。HZ-1的酰胺基团能特性吸附锂辉石矿物,吸附量试验表明在较低浓度时,HZ-1能更好的吸附在锂辉石表面,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 冯木孙伟刘若华梅志
- 关键词:浮选锂辉石组合捕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