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旗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榆树林油田徐30地区沉积微相研究
- 2014年
-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 秦明马世忠秦旗
- 关键词: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
- 控因法研究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 2014年
-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120井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盒8段为目的层段。通过测井资料整合数据,将气层、含气层、气水层三类储层厘定为有效储层,并进行有效储层厚度统计,人机联作从井控、砂控、构控等方面进行控因分析,将井区内部有效储层平、剖面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可对各小层油气相对储量以及油气的平、剖面分布规律进行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盒8段各小层平面有效砂岩展布,盒8下亚段为主要储集层段。
- 秦旗李朋芸许方哲秦明李汝斌
- 关键词:盒8段有效储层
-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定量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5
- 2016年
- 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的主力油气层,资源潜力巨大;但其探明程度却很低,石油探明程度为17.5%,天然气探明程度仅为3%,油气聚集规律十分复杂。为此,本文应用要素匹配成藏模式(T-CDMS)预测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有利成藏领域。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四大主控因素(区域盖层(C)、优质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岩(S))的控藏地质特征研究,建立了各个主控因素的控藏定量数学模型。将单因素控藏概率加权平均得到功能要素综合控藏概率指数,依据该指数预测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目的层在两个不同成藏期的有利成藏区域。结果表明:侏罗系最有利的成藏区域为陆梁隆起地区、车莫古隆起地区和沙北断阶带地区。经验证已发现的油气藏落入预测区带的概率达90%以上。
- 高帅马世忠庞雄奇巩磊陈昶旭高昂秦旗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有利区预测
- 河道砂体大孔道特征及识别与划分方法——以大庆油田南一区中块为例
- 本文以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南一区中块为例,建立了大孔道识别与划分的方法。在大孔道识别技术调研的基础上对泛滥平原(PⅠ21、PⅠ22)、分流平原(PⅠ1、SⅡ10)、三角洲前缘(PⅠ3、PⅠ4、SⅡ1、GⅠ6+7)三个亚相区...
- 秦旗
- 关键词:水淹大孔道
- 文献传递
-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纳米级孔隙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泉四段扶余油层为近期的接替储层,文中以此层位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层段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致密砂岩储层纳米级孔隙类型、大小、形态特征,单矿物表面面孔率及纳米级孔隙孔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泉四段扶余油层储层孔隙结构差,致密砂岩发育;该区存在3种类型纳米级孔隙,即矿物晶间纳米级孔隙、颗粒内纳米级孔隙及微裂缝,且该区纳米级孔隙形态特征多样;该区发育的主要矿物有石英和长石,对其进行单矿物表面纳米级孔隙面孔率分析,得知其面孔率平均值分别为0.36%和1.90%;3块致密样品氮气等温吸附实验孔径分布表明,纳米级孔隙孔径分布与储层物性呈负相关。该区纳米级孔隙的发现对松辽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及增储具有重要意义。
- 张月文慧俭白东来马世忠李跃王琦秦旗王海鹏
- 关键词:致密砂岩扫描电镜扶余油层
- 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45区块扶余油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进一步挖掘朝阳沟油田45区块开发潜力,对其主力产层扶余油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取样井岩心样品分析化验,研究区储层物性数据、沉积相数据等进行了扶余油层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及平面非均质性分析。绘制层间砂岩平均孔渗分布图,对研究区储层层间物性差异进行了宏观分析。储层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极差参数等分析发现储层单砂体非均质程度自上而下呈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层内非均质性受沉积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非均质性最强,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次之;层间非均质程度受物性因素影响较大。通过综合评价确定了剩余油富集层位。在平面微相及单砂体研究基础上,弄清了朝45区块扶余油层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明确微相控制的剩余潜力分布区域。为油田下一步挖潜提供指导。
- 马世忠秦旗李朋芸王名巍
- 关键词:非均质性扶余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