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凯

作品数:6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降水
  • 2篇降水资料
  • 1篇雪盖
  • 1篇遥感
  • 1篇上游流域
  • 1篇水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流域
  • 1篇径流
  • 1篇径流模拟
  • 1篇黄河源区
  • 1篇基流
  • 1篇极端降水
  • 1篇降水特征
  • 1篇TRMM
  • 1篇V6
  • 1篇VIC模型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童凯
  • 4篇张磊磊
  • 3篇郝振纯
  • 3篇苏凤阁
  • 1篇鞠琴
  • 1篇段小兰
  • 1篇阚宝云

传媒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水文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下黄河源区水文响应研究
黄河源区一般是指唐乃亥水文站以上的集水区域,流域面积121972km2,以其占整个黄河流域16%的面积,产生了38%的径流,因此被称为黄河的水塔.在过去的50年间,黄河源区温度的上升趋势为0.35℃/10y,与此同时,径...
孟凡冲苏凤阁童凯
四套降水资料在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分析了2003-2009年基于卫星观测的降水数据CMORPH、TMPA 3B42v6、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融合数据ITPCAS和基于地面台站的APHRODITE(2003-2007)四套降水数据集在叶尔羌河上游流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以这四套降水数据为驱动,利用VIC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叶尔羌河上游流域的降水径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四套降水资料在叶尔羌河上游流域的差异较大,ITPCAS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冰川的分布较一致,基于冰川区即为大降水区的基本认知,初步认为ITPCAS的空间分布比较合理;其次是TMPA 3B42v6和APHRODITE;在流域的年降水量和季节分配量上,由于缺乏高海拔地区的实测降水资料,无法准确回答各套降水资料在量级上是否合理;在时间序列上,四套降水资料与流域站点降水(库鲁克栏杆站和塔什库尔干站的平均降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从整体上看,CMORPH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流域的月降水变化过程,而APH-RODITE和ITPCAS只能在个别年份对流域的降水描述较好;在径流模拟上,卫星降水数据CMOR-PH显示了作为水文模型输入数据的较大潜力;而其他降水资料在叶尔羌河径流模拟中,与实测径流在量和季节分配上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阚宝云苏凤阁童凯张磊磊
关键词:V6降水
基于GCMs的青藏高原未来降水及极端降水特征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广的高原,也是我国及周边地区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等)的发源地,有“亚洲水塔”之称。降水是最重要的大气对陆地水文系统的输入过程,是河川径流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全球水热循环...
童凯苏凤阁
关键词:青藏高原降水极端降水GCMS
VIC模型在三江源地区产汇流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VIC模型,以纳什效率系数、相关系数及相对误差为评判标准,对三江源地区产汇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产流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产流主要发生在6~9月与降水的空间分布相吻合,且受东亚季风的影响,产流量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VI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三江源地区年内及年际流量的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具体表现为纳什效率系数在0.65~0.80之间,黄河源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相对误差分别为-0.3%、8.8%、-15.2%,可见VIC模型在三江源地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能用于该地区水文过程的模拟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
张磊磊郝振纯童凯李泮营康颖鞠琴
关键词:VIC模型径流模拟基流
TRMM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59
2011年
利用32个观测台站降水资料,在江河源区以均方根误差(Nrmse)、相对误差(BIAS)和相关系数等指标对TRMM降水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有较好的适用性,与观测数据相比误差在偏负10%以内,在月时间尺度上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把TRMM数据应用到整个青藏高原,给出了整个高原1998~2009年降水的年均、季均、月均空间分布。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东南部年降水量达到1000mm/a,而西北部仅为200mm/a左右,特别是北缘低于100mm/a;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冬季降水很少。
郝振纯童凯张磊磊段小兰
关键词:降水TRMM青藏高原
MODIS/Terra遥感雪盖数据在青藏高原河源区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2000—2009年MODIS/Terra积雪数据产品,分析我国青藏高原主要河源区雪盖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五江源的积雪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念青唐古拉山及横断山南部等地区,而北部积雪相对偏少;降雪主要集中于春冬季节,且雪盖变化呈现双峰形特点,峰值主要集中在2月和11月。不同季节雪盖表现出一定的趋势变化,春季雅鲁藏布江源区雪盖显著减少;秋季长江源区雪盖面积显著增加;冬季雪盖变化差异较大,黄河、澜沧江和怒江源区雪盖面积在减少,但趋势不显著,长江和雅鲁藏布江源区雪盖面积在增加,但仅长江源区增加趋势显著。总体而言,五江源地区雪盖面积表现出略微增加的趋势,但不显著。
郝振纯张磊磊童凯康颖
关键词:青藏高原雪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