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文雅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2篇药物监测
  • 1篇地高辛
  • 1篇毒性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增敏剂
  • 1篇噻唑烷
  • 1篇噻唑烷二酮
  • 1篇噻唑烷二酮类
  • 1篇癫痫
  • 1篇癫痫药物
  • 1篇量效
  • 1篇罗格列酮
  • 1篇惊厥
  • 1篇惊厥药
  • 1篇抗惊
  • 1篇抗惊厥
  • 1篇抗惊厥药
  • 1篇抗癫痫

机构

  • 3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曲静伟
  • 3篇董文雅
  • 2篇洪中立

传媒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格列酮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格列酮类(glitazones)又称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最早研发的品种环格列酮(ciglita-zone)和恩格列酮(englitazone)因疗效差和毒性作用大而未能成功上市。1997年1月,第1个品种曲格列酮(troglitazone)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然而在2000年3月因严重肝毒性被停止使用。1999年6月和7月,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分别在美国上市,至今无更新品种上市。2001年2月后,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亦相继获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在国内上市。复方制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于2002年在欧美等国家上市,2008年1月在我国上市。
曲静伟董文雅
关键词:格列酮类药物安全性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
地高辛的血清浓度监测和剂量探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探讨地高辛的安全性和剂量. 方法采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和TDx Flx)对服用地高辛的512例成年患者和4例儿童做血药浓度监测. 结果在成年患者中,84.6%例次的血清地高辛浓度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0.5~2.0 ng/m1),7.5%例次超过中毒浓度,7.9%例次低于最低有效浓度. 结论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对于地高辛的安全使用甚为重要.对于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成年患者,地高辛的日剂量不宜大于0.25 mg/d.
曲静伟董文雅洪中立
关键词:药物监测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监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在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的血清药物浓度、疗效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方法自1989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美国产全自动荧光免疫偏振分析仪和相应的试剂药盒对本市可评价的273例癫痫患者进行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并观察各种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分别有91.1%、46.9%、30.4%、72.8%和86.9%例次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疗效较佳,苯妥英疗效较差。结论卡马西平(婴儿痉挛除外)和丙戊酸宜作为各型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单用时血清药物浓度分别宜控制在6~10μg/ml和60~100μg/ml;苯妥英尽可能不用于癫痫的治疗。
曲静伟董文雅洪中立
关键词:癫痫抗惊厥药药物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