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政 作品数:5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DIVA-GIS的紫玉兰地理分布及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基于39个地理分布信息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利用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紫玉兰(Yulania liliiflora(Desr.) D. L. Fu)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紫玉兰自然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甘肃、重庆、福建等地海拔300~1600 m的中低山区。当前气候条件下,贵州苗岭是其主要适生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CO2浓度倍增情况下),紫玉兰的适生区有向高海拔地区收缩的趋势,而在分布区的东北界,其潜在分布范围将扩散至湖南中部和浙江东部地区。影响紫玉兰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是水热条件的综合效应。ROC曲线检验的AUC值(0.998)表明,采用BIOCLIM模型对紫玉兰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本研究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分析紫玉兰的适生性,可为紫玉兰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 孙李勇 蒋政 刘晨妮 尹增芳关键词:紫玉兰 气候因子 一种用于野外精细化采集植物特定组织样本时的长效稳定保存RNA的便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精细化采集植物特定组织样本时的长效稳定保存RNA的便捷方法,将采集好的植物特定组织样本,迅速用无RNA酶水冲洗,然后放入丙酮溶液,进行超低温冷藏固定处理;待解剖操作获取到特定目标组织后液氮速冻,并... 孙李勇 尹增芳 蒋政 邹璇 万小霞文献传递 安徽横山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经典样地法、结合物种的重要值,对安徽横山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类型、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物种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安徽横山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安徽横山植物群落共有维管植物117科333属502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20属22种,裸子植物4科7属8种,被子植物101科306属472种;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92科268属419种,单子叶植物9科38属53种;含1~3种的科和属较多,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0.94%和94.59%。该群落垂直结构可划分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老鸦柿(Diospyros rhombifolia Hemsl.)、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A.DC.)Nakai〕和栓皮栎(Q.variabilis Blume)为主要优势种;灌木层以中华绣线菊(Spiraea chinensis Maxim.)、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和长柄山蚂蝗〔Podocarpium podocarpum(DC.)Yang et Huang〕等为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相对稀疏,优势种不明显。依据植物的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结构特征,可将调查的24个样地分为8个群丛,群落类型总体上可划分为针阔叶混交次生林、落叶阔叶混交次生林和人工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横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落叶阔叶混交次生林最强、针阔叶混交次生林次之、人工次生林最弱,且存在优势乔木重要值高、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则相对较低的现象。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早期开发、人为干扰和自然演替是安徽横山次生林植被分布、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该区域的植物群落向以针阔叶混交次生林为基础结构、落叶阔叶混交次生林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群落演替。 蒋政 丁雨龙 宋东杰 尹增芳关键词:植物群落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次生林 一种适用于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样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样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样方装置包括一伸缩杆和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样方框。伸缩杆由不同外径的杆体套装构成,并可伸缩展开,伸缩杆的上下端还安装有支柱螺母,而通过该支柱螺母所述伸缩杆的上下端安... 尹增芳 蒋政 孙李勇 邹璇 万小霞 丁雨龙文献传递 常春二乔玉兰春夏季开花节律及营养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为系统掌握常春二乔玉兰春夏季开花物候节律,探讨其与营养物质的关系,本研究以6年生常春二乔玉兰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年生长发育节律、春夏季开花物候特性以及茎段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每年12月始至翌年2月下旬为常春二乔玉兰休眠期。2月下旬花芽膨大生长,并于3月开始春季开花,花期持续约20d。4月进行营养生长,5月完成花芽分化。5月底部分花芽膨大并于6月开始开花,夏季花期持续约20 d。7~9月为未膨大花芽的发育滞缓期。此外,少量夏季开放的花的基部侧芽再次分化形成花芽。10~12月随着落叶的开始,树体逐渐进入休眠期。(2)常春二乔玉兰营养生长后分化的花芽能够花开两季。春季开花为先花后叶,开花率为100%,开花同步率较高,雌、雄蕊发育正常,为可育花。夏季开花为花叶同放,开花率约为30%,且开花同步率较低,开放的花内雌、雄蕊发育异常,为不育花。(3)春季开花期间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淀粉含量于开花后期下降;夏季开花期间可溶性糖和淀粉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常春二乔玉兰春、夏季开花期内开花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其显著节律特征与营养物质含量变化有关,推测低水平的可溶性糖及高水平的淀粉和可溶性蛋白有利于春季开花的启动,而低水平的可溶性蛋白及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有利于夏季开花的实现。 蒋政 孙李勇 刘旭 刘晨妮 尹增芳关键词:营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