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发性肌炎
  • 1篇免疫性
  • 1篇柯萨奇
  • 1篇柯萨奇病毒
  • 1篇柯萨奇病毒B
  • 1篇肌炎
  • 1篇BALB/C
  • 1篇C57BL/...
  • 1篇病毒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卫生部

作者

  • 1篇王强
  • 1篇陈蕾
  • 1篇潘琳
  • 1篇莫惠芳
  • 1篇虞勇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柯萨奇病毒B诱导的免疫性多发性肌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制作实验性免疫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以及柯萨奇病毒感染与多发性肌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不同毒力0.3ml的柯萨奇病毒B_1(CVB_1 10^(-2),10^(-3),10^(-4) TCID_(50))感染和兔肌肉匀浆(30mg/ml)加完全弗氏佐剂多次免疫28只正常豚鼠,共观察3~5周;和不同毒力0.2mlCVB_1 10^(-3),10^(-5),10^(-7)TCID_(50)分别腹腔接种各20只BALB/C和C57BL/6小鼠;以及0.1ml CVB_3 10^(-6)TCID_(50)腹腔接种28只BALB/C小鼠,共观察1~3周,制成实验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观察其在血清肌酶、巨检和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发现0.3ml毒力为10^(-2)(A组),10^(-3)(B组)和10^(-4)(C组)TCID_(50)柯萨奇病毒B_1感染豚鼠组,3周后仅少数豚鼠出现多发性肌炎的症状,但均能导致肌酶谱(CK,CK-MM,LDH和AST)异常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均P<0.05),以B组升高值最高,但巨检肌肉无异常;4周后10^(-3)组(F组)豚鼠33.3%出现下肢瘫痪,巨检发现肌肉萎缩,弹性差,病理检查证实为多发性肌炎改变;3周与5周的CK和CK-MM升高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1031和P=0.1164)。单纯兔肌肉匀浆免疫(E组)也能导致豚鼠肌酶谱异常升高,但不如病毒感染后明显,也不引起股肌肉肌炎的病理改变。柯萨奇病毒B_1和B_3均不能诱导BALB/C和C57BL/6小鼠出现多发性肌炎改变。结论:柯萨奇病毒B_1感染的毒力和病毒量与豚鼠多发性肌炎的发病相关,在感染5周后比较明显。本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多发性肌炎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人类肌炎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提供较好的动物模型。
王强虞勇莫惠芳宿杰.阿克苏陈蕾潘琳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多发性肌炎BALB/CC57BL/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