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艳艳

作品数:47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小麦
  • 13篇水稻
  • 11篇土壤
  • 10篇菌根
  • 7篇丛枝菌根
  • 6篇性状
  • 6篇穗期
  • 6篇微生物
  • 6篇酶活性
  • 6篇菌根真菌
  • 6篇活性
  • 5篇稻茬
  • 5篇诱抗剂
  • 5篇土壤酶
  • 5篇土壤微生物
  • 5篇拌种
  • 5篇拌种剂
  • 5篇丛枝菌根真菌
  • 4篇稻种
  • 4篇施用

机构

  • 47篇江苏徐淮地区...
  • 7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委...

作者

  • 47篇贾艳艳
  • 44篇顾大路
  • 43篇杜小凤
  • 42篇杨文飞
  • 34篇文廷刚
  • 27篇王伟中
  • 17篇吴传万
  • 16篇钱新民
  • 11篇诸俊
  • 5篇吴雪芬
  • 5篇彭杰
  • 3篇徐建明
  • 3篇朱云林
  • 2篇仲秀娟
  • 2篇章安康
  • 2篇孔祥仕
  • 2篇刘廷武
  • 1篇杜永林
  • 1篇焦加国
  • 1篇杨威

传媒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江西农业学报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南方农业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通过盆栽试验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麦秆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量、分解酶活性和玉米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90d,F.mosseae能与玉米根系形成共生系统,定殖率超过63%,秸秆还田同时接种F.mosseae菌剂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物质质量。与单独秸秆还田(对照)相比,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显著促进了麦秆的分解。培养90d,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以及与碳、氮、磷元素矿化相关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土壤蛋白酶活性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分解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麦秸秆的矿化过程,正向调节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养分循环。
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孙爱侠诸俊王伟中杜小凤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秸秆分解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
诱导小麦抗赤霉病的诱抗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抗小麦抗赤霉病的诱抗剂,该小麦抗赤霉病的诱抗剂的组分中包括硝普钠、水杨酸、壳寡糖、碘化钾,每100ml诱抗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质量浓度99.5%硝普钠0.75g~1.5g,质量浓度99.5%水杨酸3...
王伟中杜小凤顾大路吴传万杨文飞孙爱侠钱新民文廷刚贾艳艳
纳米氧化锌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不同粒径、不同质量浓度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Zn^(2+)和不同粒径ZnO NPs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均在93%以上,与空白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水稻幼苗的生物量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鲜质量减少幅度为14.29%~33.48%,根鲜质量减少幅度为35.81%~57.29%,根鲜质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Zn^(2+)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较低。由此可见,Zn^(2+)比ZnO NPs对水稻幼苗生长具有更强的毒性。在不同质量浓度下,10 mg/L ZnO NPs处理的水稻苗长、根长分别提高了10.56%、32.26%,在100~500 mg/L ZnO NPs处理下,水稻根长、苗长分别下降了10.73%~16.83%、27.89%~45.92%,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ZnO NPs对水稻根部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部,ZnO NPs的粒径和质量浓度对水稻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低质量浓度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而高质量浓度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殷小冬诸俊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孙爱侠钱新民施洪泉贾艳艳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粒径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麦秆分解和旱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秸秆分解和作物生长的作用,以旱稻和麦秆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麦秆分解率、氮素释放率、土壤酶活性以及旱稻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M真菌的菌根定殖率为27.17%~28.53%。与秸秆还田不接菌处理相比,还田同时接种AM真菌处理显著促进了麦秆的分解率和氮素释放率,而且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秸秆还田同时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旱稻第60天的根系活力和第90天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促进了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的累积。在旱稻田接种AM真菌能有效促进麦秆的分解和土壤酶的分泌、增加旱稻的根系活力,有利于旱稻生物量的积累。
贾艳艳诸俊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孙爱侠钱新民文廷刚朱云林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土壤酶活性根系活力
水稻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对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差异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研究水稻茎秆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抗倒伏指标对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差异,分析抗倒伏相关性状间的关系,为水稻的抗倒伏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以始穗期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为乙烯利(10×10-3mL/L)、劲丰(5 mL/L)和多效唑(300 mg/L),测定不同处理水稻成熟期的茎秆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抗倒伏指标。【结果】水稻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对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不同。乙烯利和劲丰处理显著降低水稻的株高、秆长和重心高度(P<0.05,下同),提高基部节间的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增加茎秆中的储藏物质及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提高了基部节间充实度,增加茎秆茎粗和壁厚,使得节间抗折力大幅提高,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水稻抗倒伏能力有效增强;多效唑处理则无显著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秆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茎粗、壁厚、充实度、抗折力及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则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机械组织与茎粗、壁厚、薄壁组织、抗折力及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始穗期喷施乙烯利和劲丰能显著影响植株茎秆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抗倒伏指标,降低茎秆倒伏指数,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文廷刚王伟中杨文飞杜小凤王泽港贾艳艳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顾大路
关键词:水稻抗倒伏能力
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裂区试验研究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叶色、植株性状、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2种调节剂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增大基部节间茎秆粗度与壁厚,增强抗折力,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在产量结构中,劲丰谷德提高了水稻实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多效唑降低了实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降低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但降低了产量,劲丰谷德达到了增产与抗倒的有机统一。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关键词:水稻多效唑抗倒性
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接种复合灭活菌剂为对照,分析了2种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Glomus intraradices,GI)和4种解磷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Bacillus megate-rium,BM;Arthrobacter pascens,AP;Bacillus subtilis,BS)双接种对小麦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接菌组小麦的菌根侵染率、产量、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而土壤pH值显著下降,小麦产量和速效磷含量在接菌处理下分别提高了7.31%~27.00%和19.03%~60.35%。(2)GI+AP处理的产量最高,添加RI接菌组的速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添加GI的接菌组,其中以RI+BS处理的最高;RI+BS和RI+BA处理的磷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0.86%和27.94%。(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磷肥吸收利用率与菌根侵染率、籽粒重、籽粒磷含量、速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有利于增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pH值,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磷素积累量,其中RI+BS处理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
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刘汉松文廷刚李可宋佳敏诸俊贾艳艳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小麦
不同播种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速效氮+控释氮肥、控释氮肥3种不同的肥料运筹模式,研究2种不同播种方式(零共生套播、旋耕条播)和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9 d。3种肥料运筹模式中以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零共生套播和旋耕条播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8.7%、2.1%、8.0%和3.8%、0.6%、6.6%。在总施氮量25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显著,在2种播种方式下分别增产8.0%、6.6%。表明无论在零共生套播方式还是在旋耕播种方式下,合理进行速效氮、控释氮肥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小麦的穗粒结构,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徐建明刘廷武李正鹏王伟中
关键词: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肥料运筹农艺性状
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耕作方式(免耕套播、旋耕播种和深翻旋耕播种,分别用A1~A3表示)和劲丰谷德化控(设置0、750、1500、2250mL/hm^(2)4个水平,分别用B0~B3表示)对稻茬小麦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破口期施用劲丰谷德后,节间长度缩短,小麦株高降低,节间线密度和抗折力均有所增大,以B2处理的抗倒伏效果最好。小麦收获后,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深翻旋耕播种>旋耕播种>免耕套播,劲丰谷德不同施用量为B2>B1>B0>B3。深翻旋耕模式下小麦破口期配施劲丰谷德,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
顾大路杨秀梅杜小凤李刚华孙爱侠钱新民贾艳艳文廷刚李正鹏
关键词:小麦耕作方式抗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
氮水运筹对苏北平原稻茬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苏北平原稻茬麦的最优氮水运筹模式,以淮麦30为材料,在大田测土施肥条件下,设置0 kg·hm^(-2)(N_(0))、180 kg·hm^(-2)(N_(1))、270 kg·hm^(-2)(N 2)3个施氮量和生育期不灌水(W_(0))、灌拔节水(W_(1))、灌拔节水+孕穗水(W_(2))_(3)个灌水处理,研究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与利用对不同氮水运筹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效率,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效率,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及氮素贡献率均随施氮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均以N_(2)W_(2)效果最佳。氮肥和灌水次数的增加对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氮素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以N_(2)W_(2)效果最佳。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以N_(1)W_(2)效果最佳;在相同氮肥水平下,灌水处理的上述三个指标较不灌水处理高。对本试验条件下各测定指标,氮肥在氮水运筹中起主导作用,且氮肥和灌水有显著的互作效应。综上,在苏北平原稻茬麦区,施氮量180 kg·hm^(-2)结合浇灌拔节水和孕穗水(W_(2))的氮水模式可在协调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与分配、促进增产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氮增产的目标。
文廷刚贾艳艳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高怀中诸俊诸俊
关键词:稻茬麦氮肥利用效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