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岩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包气带中Ca2+、Mg2+析出对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影响因素研究
- 通过对阜新市水文地质相关情况的调查,选取市区北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生活污水中的Na+、酸性废水中的H+以及农业施肥中的NH4+为例,通过室内浸溶和淋滤实验,系统地分析了三种阳离子对地下水总硬度的影响机理...
- 邱岩
- 关键词:土壤环境钙离子镁离子阳离子交换
- 典型离子对地下水总硬度影响实验研究
- 2016年
- 通过室内浸溶实验改变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典型离子Na^+、H^+、NH_4^+浓度、浸泡时间,对土壤浸出液总硬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研究,找出地下水总硬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探究地下水硬度变化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典型离子对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影响不同,NH_4^+置换出的总硬度最大,H^+次之,Na^+最小;对同一土层土壤,加入外界浸溶液的浓度越大,置换总硬度的速率越大,置换量也越大;三种典型离子的浸溶液可在1 h内将土壤中大部分钙镁置换出,遇有长达1 h的强降雨或漫灌,Ca^(2^+)、Mg^(2^+)会逐步向下迁移,最终引起地下水总硬度升高。
- 邱岩陈建平范荣桂张会杰
- 关键词:总硬度土壤
- 三种阳离子对地下水总硬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室内浸泡实验改变三种阳离子Na+、H+、NH+4浓度、浸泡时间,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变化情况,以找出地下水总硬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探究地下水硬度变化机理,为减轻该区地下水硬度升高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及深入研究地下水总硬度变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阳离子对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影响不同,NH+4交换出的总硬度最大,H+次之,Na+最小;对同一土层土壤,加入外界浸泡液的浓度越大,交换总硬度的速率越大,交换量也越大;三种阳离子的浸泡液可在1h内将土壤中大部分钙镁交换出,遇有长达1h的强降雨或漫灌,Ca2+、Mg2+会逐步向下迁移,最终引起地下水总硬度升高。
- 陈建平邱岩吕相伟张会杰
- 关键词:总硬度土壤
- 矿区土壤中砷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梯度培养和PCR-DGGE技术,对大柳塔矿区矸石山及周边土壤的砷含量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测序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矸石山及其周边自然表土的含水量较少,且十分相近;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p H呈中偏碱性;不同风化程度矸石山土壤砷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砷污染负荷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存在差异;矸石山复垦年限不同,土壤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土壤中砷含量的增高,对植物生长起关键作用的Gemmatimonas(甲烷单毛菌属)等微生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roteobacterium(变形菌门)具有较强的耐砷性;矸石山土壤特有的理化性质可为GASP-WA2W2_F11等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创造了条件。
- 郑景华巴楚明王志宏邱岩范荣桂
- 关键词:砷微生物群落PCR-DGGE
- 氮肥对地下水中“三氮”响应机理被引量:3
- 2015年
- 以江西省泰和县境内的千烟洲试验站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进行了实验区域的划定,对研究区域的地下水位、"三氮"、铁锰和pH值进行了长期的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农业氮面源污染的影响,总铁、可滤态锰、pH值、降雨和温度是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的强弱受到不同土地利用形式和影响因子范围的影响.
- 陈建平毛宏涛丁际豫董思宏邱岩
- 关键词:千烟洲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