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尧文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污染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 1篇农业
  • 1篇农业集约化
  • 1篇农业集约化经...
  • 1篇浅层
  • 1篇浅层地下
  • 1篇浅层地下水
  • 1篇微生物
  • 1篇污染特征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流域
  • 1篇环境风险
  • 1篇环境风险评价
  • 1篇环境治理
  • 1篇活性剂

机构

  • 3篇沈阳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3篇郑尧文
  • 1篇陈苏
  • 1篇晁雷
  • 1篇张娜
  • 1篇魏建兵
  • 1篇王皓
  • 1篇唐章

传媒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联合修复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以滴滴涕(DDT)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所筛选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为供试菌液,选取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Tween80),比例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作为供试表面活性剂,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DDT降解菌对土壤中DDT的去除、降解情况以及两者联合处理对土壤中DDT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单独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中,H300、RL5和RL10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DDT的降解率最高可达29.60%。单独接种降解菌处理的土壤中DDT残留量显著减少,5个月后降解率可达47.05%。混合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1个月后,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53%;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处理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2.3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土壤中DDT降解率的增幅逐渐下降。在处理5个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98%;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5.64%;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效果略优于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其中H70+N的处理效果最好,为63.98%。
陈苏单岳晁雷姜鹏艳郑尧文唐章王皓姜秋萍屈登鑫
关键词: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剂微生物
沈北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空间特征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以城市扩张和农业集约经营交错的典型区域--沈阳沈北新区为例,以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地下水污染采样、检测、分析和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处理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脆弱性、胁迫性、功能性及适应性4个方面选取适宜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借助ArcGIS软件的数据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分级及空间格局特征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特征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探讨自然地质条件、城市扩张和农业集约经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城乡交错带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优化和水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高世乾魏建兵郑尧文张娜石新竹刘景琦
关键词:地下水农业集约化经营环境风险评价
浑河清原流域地表水氮素污染特征及其源汇研究
本研究以浑河清原流域内的36条支流为研究单元,采用定点采样对整个流域四个时期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流域水体氮素污染特征及其与周围土地利用的关系;使用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法对景观源-汇的空间分布进行识别;利用氮质量平衡模...
郑尧文
关键词:氮素污染环境治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