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忠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衰竭
  • 3篇功能衰竭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3篇肝功能衰竭
  • 2篇调节性
  • 2篇调节性T淋巴...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节性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2篇TH17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四氯化碳
  • 1篇重型
  • 1篇重型乙型
  • 1篇重型乙型肝炎

机构

  • 3篇江南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篇甘建和
  • 3篇陆忠华
  • 1篇朱义玲
  • 1篇黄小平
  • 1篇黄利华
  • 1篇崔娟娟
  • 1篇居朝霞
  • 1篇李冬
  • 1篇陈卫
  • 1篇蒯守刚
  • 1篇杜合娟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在重型乙型肝炎前期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Thl7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种CD4+T淋巴细胞亚群,目前尚鲜见关于重型乙型肝炎发生、发展及转归中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变化的报道.本研究即观察重型乙型肝炎前期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中Thl7/Treg的变化,以期为重型乙型肝炎免疫调控治疗找到更多的免疫学依据,从而为重型乙型肝炎前期的治疗找到标准化方案,阻止重型乙型肝炎前期患者往肝衰竭中晚期进展[1-2].
陆忠华黄小平朱义玲崔娟娟陈卫黄利华蒯守刚杜合娟居朝霞甘建和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功能衰竭调节性TH17
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地塞米松和胸腺肽干预前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Th17/Treg的变化。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氯化碳(CCl4)组和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 N)组,分别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活动,肝功能以及全血Th17、Treg的变化,评价成模效果。并用地塞米松和胸腺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造模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l4组:t值分别为-3.95、-3.60、-3.57,P值分别为0.006、0.009、0.009;D-Gal N联合LPS组:t值分别为-10.56、-9.63、-11.82,P值均<0.001)。造模后大鼠外周血Th17均上升、Treg均下降,Th17/Treg失衡。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病理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大鼠Th17下降(CCl4组:0.830±0.224 vs 0.580±0.105,t=3.25,P=0.014;D-Gal N联合LPS组:1.301±0.163 vs 0.921±0.141,t=4.12,P=0.004)、Treg上升(CCl4组:0.317±0.076 vs 0.385±0.083,t=-11.13,P<0.001;D-Gal N联合LPS组:0.351±0.110 vs 0.570±0.119,t=-4.06,P=0.005)、Th17/Treg再平衡(CCl4组:2.201±0.556 vs 1.511±0.534,t=3.56,P=0.09;D-Gal N联合LPS组:3.699±0.976 vs 1.619±0.423,t=3.82,P=0.07),胸腺肽干预后Th17上升(CCl4组:1.161±0.219 vs 1.270±0.230,t=-5.74,P=0.001;D-Gal N联合LPS组:0.451±0.095 vs 0.929±0.130,t=-8.61,P<0.001)、Treg下降(CCl4组:0.643±0.100 vs 0.615±0.092,t=2.66,P=0.032;D-Gal N联合LPS组:0.200±0.085 vs 0.161±0.095,t=3.15,P=0.016)、Th17/Treg失衡加剧(CCl4组:1.799±0.625 vs 2.071±0.587,t=-6.47,P<0.001;D-Gal N联合LPS组:2.244±0.634 vs 5.770±1.455,t=-11.72,P<0.001)。结论 CCl4和LPS联合D-Gal N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均未出现死亡,肝组织学及血清生化学变化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Th17/Treg失衡改善,胸腺肽干预后动物模型Th17/Treg失衡加�
李冬陆忠华甘建和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四氯化碳半乳糖胺
肝衰竭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免疫调控治疗被引量:10
2017年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功能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失代偿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随着肝衰竭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深入,“三重打击学说”使得肝衰竭发病机制变得更为清晰。肝衰竭主要的治疗策略包括: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为肝细胞再生创造良好的内环境,积极防治和果断处理各种并发症。掌握肝衰竭患者的免疫状态,选择合适时机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预后,同时减少其不良反应。进一步在不同细胞亚群间建立数量或功能上的平衡及把握某些关键的细胞因子,可能为肝衰竭的免疫调控治疗提供新方向、新靶点。
陆忠华甘建和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免疫状态TH1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