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沙垄
  • 2篇古尔班通古特
  • 2篇古尔班通古特...
  • 2篇放牧
  • 1篇地上植被
  • 1篇植被
  • 1篇土壤种子库
  • 1篇种子库
  • 1篇春夏季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新疆额尔齐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王雪芹
  • 2篇陈明
  • 1篇全永威
  • 1篇郭洪旭
  • 1篇宋春武
  • 1篇盖世广
  • 1篇杨维康
  • 1篇张元明
  • 1篇蒋进
  • 1篇金兴强
  • 1篇张继凯
  • 1篇陈均杰
  • 1篇吴涛
  • 1篇王琪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放牧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地表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的同一条半固定沙垄,进行了放牧前后的地表覆盖(包括植物和生物结皮)、沙面活动强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系统监测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2002年,自然沙垄80%以上的地表被植物和生物结皮所覆盖,除沙垄顶部外,其他部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2005年受放牧干扰的影响,生物结皮破损率达到80%以上,同期植物覆盖不及2002年的1/5,特别是短命植物变化最明显。2005年输沙势只有2002年的1/3,但沙面活动强度是2002年的2.6倍,活动区域也从垄顶部扩展至整个沙垄表面。放牧后地表组成物中的中沙含量增加了13.9%,而细沙和极细沙含量分别减少了7.4%和8.0%,沙垄各部位有机质含量在放牧后一个风季即下降了近1/2。可见,放牧造成地表保护条件的多重损害,使沙漠地表稳定性趋于丧失。其细粒物质及有机质的大量流失,也将对我国温带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王雪芹张元明蒋进杨维康陈明张继凯陈均杰宋春武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放牧
春夏季放牧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世界上温带荒漠生物多样性的精华和最为丰富的典型区域。历史上这里就是北疆羊和部分马匹重要的冬牧场,但近年来的放牧活动在春夏季也开始进入沙漠腹地,使地表性质与植被覆盖发生了明显改变。应用野外随机取样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春夏季放牧和冬季放牧沙垄土壤种子库差异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放牧沙垄种子库种数为24种,而春夏季放牧沙垄有20种,后者明显减少了植物种数。冬季放牧沙垄种子库密度为(353.2±87)粒.m-2,而春夏季放牧沙垄为(189.1±23)粒.m-2,比前者减少了88%。两类沙垄土壤种子库的生活型组成都以一年生植物为主,相似性系数为0.711。相同沙垄不同部位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429~0.600之间,异质性较大,尤其表现在除垄顶之外的其他部位。冬季放牧沙垄和春夏季放牧沙垄地上植被中分别有植物36种和26种,各生活型所有物种均为后者低于前者,其中短命、类短命物种数量减少幅度最大。春夏季放牧沙垄地上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而优势度升高。回归分析显示,冬季放牧沙垄定植群落有21%的变异来源于土壤种子库,而春夏季放牧沙垄有51%的变异来源于土壤种子库,可见不同季节的放牧干扰显著影响土壤种子库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关关系。
吴涛王雪芹盖世广郭洪旭陈明王琪全永威金兴强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