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礼文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地下气化
  • 2篇气化
  • 2篇燃烧波
  • 2篇微地震
  • 1篇断面
  • 1篇岩巷
  • 1篇软岩
  • 1篇软岩巷道
  • 1篇热破裂
  • 1篇微地震监测
  • 1篇巷道
  • 1篇煤柱
  • 1篇煤柱宽度
  • 1篇火区
  • 1篇波位
  • 1篇大断面
  • 1篇大断面软岩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云南煤化工集...
  • 1篇澳大利亚联邦...

作者

  • 3篇霍礼文
  • 2篇王作棠
  • 2篇杜克辉
  • 1篇柏建彪
  • 1篇金桃
  • 1篇王襄禹
  • 1篇付振坤
  • 1篇李德华
  • 1篇樊明昌

传媒

  • 2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断面软岩巷道合理布置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结合金家庄煤矿具体地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的方法,研究了3#煤层3条下山掘进顺序对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影响,得出了下山的合理掘进顺序,同时也研究了在不同煤柱宽度的条件下,1235工作面对所掘进巷道的采动影响程度,从而确定了合理的煤柱宽度,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依据。
杜克辉柏建彪王襄禹樊明昌金桃霍礼文
关键词:软岩巷道煤柱宽度
地下气化火区燃烧波位态的微地震监测技术初析
2007年
在研究分析了地下气化火区燃烧波位态的探测方法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气化火区燃烧波位态的微地震监测技术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地下气化火区微地震监测系统构建方法。
霍礼文王作棠Xun Luo焦景立丁学平杜克辉
关键词:地下气化燃烧波热破裂微地震监测
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位置微地震探测被引量:5
2008年
在原有矿山微地震监测技术基础上,首次采用微地震技术对重庆中梁山北矿煤炭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进行实时探测试验.利用井下三维布置的8个传感器,并通过专门定位软件来对微地震事件进行时空定位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火焰工作面的结构和燃烧波的位态.结果表明,地下气化炉中火焰工作面为“S型事件云”,长为25~32m,厚为2.2~3.6m;燃烧波的平均传播速度0.3m/d,火焰工作面向上推进距离累计为25.6m.现场实测效果表明,矿山微地震火区探测系统比现有其它物探方法更具有性能稳定、干扰噪音低、时空定位性能强的特点.
王作棠付振坤焦景立李德华霍礼文
关键词:地下气化燃烧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