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文文

作品数:21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关节
  • 13篇关节置换
  • 9篇置换术
  • 9篇髋关节
  • 8篇全髋
  • 8篇全髋关节
  • 8篇髋关节置换
  • 7篇全髋关节置换
  • 7篇全髋关节置换...
  • 7篇髋关节置换术
  • 6篇疗效
  • 6篇骨折
  • 5篇膝关节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疗效分析
  • 4篇康复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速康
  • 3篇全膝关节

机构

  • 2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武汉大学人民...

作者

  • 21篇黄文文
  • 17篇尹东
  • 12篇黄晓
  • 10篇黄宇
  • 6篇李富林
  • 4篇莫冰峰
  • 3篇刘文辉
  • 2篇彭昊
  • 2篇刘超
  • 1篇罗毅
  • 1篇刘勇
  • 1篇方洪松
  • 1篇熊春翔
  • 1篇覃瑜芳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新医...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THA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分为Dexa组和对照组,Dexa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5.5(60.8,72.0)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0.33(55.0,67.5)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糖水平、恶心呕吐、止吐药物和镇痛药物需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术后第2天及第3天对照组外周血WBC显著高于Dexa组(P<0.05)。(2)术后第1~3天,Dexa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Dexa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术后第1天Dexa组最高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手术当天、术后第2天及术后3 d,两组最高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Dexa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静息和活动状态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Dexa组患者术后3 d内需要使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和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人数及药物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Dex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恶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8)Dex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2)。(9)两组患者术后90 d内再入院率及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THA围手术期静脉注射Dexa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止吐和镇痛药物的使用及术后住院时间。尽管Dexa会导致术后血糖暂时性升高,但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刘文辉李政良李富林黄晓黄文文尹东
关键词:地塞米松2型糖尿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7月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岁。应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进行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肱桡关节位置作为观察指标。术后患者根据Mackay功能评级、有无桡骨小头再脱位、桡神经是否麻痹来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9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41)mL(使用止血带)。桡骨小头稳定者10例行环状韧带修补,其余15例行环状韧带重建。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根据Mackay等功能评级,优18例,良4例,差1例,综合优良率达9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黄文文彭昊尹东方洪松刘超
关键词:孟氏骨折陈旧性骨折手术治疗
肌肉减少症和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肌肉减少症和骨关节炎(OA)同为年龄相关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研究报道中,OA与肌肉减少症关系密切,常呈伴发趋势,但两者相互关联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两者的研究不断深入,肌肉减少症和OA两者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明了。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肌肉减少症和OA的相关性研究,从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望为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指导。
刘勇蒋联建梁功强黄文文尹东
关键词:骨关节炎营养
前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OCM)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6~2014-0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前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进行了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22例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成人患者的资料。对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的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以及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末次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X线片影像等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估。结果术口长度为(7.5±1.0)cm、术中出血量为(260±92.8)ml、手术时间为(70.5±15.6)min、术后的引流量为(195±45)ml、手术前血红蛋白量为(121±16.8)g/L、手术后血红蛋白量为(95±12.6)g/L,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良好。结论前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近期效果好,患者恢复快。
黄宇尹东黄晓莫冰峰熊春翔刘文辉黄文文石伟发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小切口
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价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对照组采用徒手经皮穿针。比较两组穿针情况、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Flynn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克氏针穿针成功率提高,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8(9.96±2.56)个月,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Flynn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中可提高克氏针穿针成功率,避免反复复位,减少无效穿针及透视次数,降低射线对患儿及术者的危害;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黄晓黄宇李富林黄文文莫冰峰黄戈尹东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儿童
快速康复外科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因术前贫血、术中及术后的失血,并发术后急性贫血。急性贫血若不及时进行输异体血,会导致患者生命征不平稳或者延迟康复。进行输异体血虽可以平稳生命征,但有可能发生发热、过敏等输血并发症或者感染率、住院日、死亡率增加等其他问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的管理,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失血成为影响快速康复的生理干扰之一,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液管理,如节约、再利用自体血,以减少术后失血,减少异体血输入,减少住院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增加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
石伟发尹东黄文文黄宇黄晓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全髋关节置换术血液管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失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8例,股骨头置换1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Harris评分及优良率。随访通过X线片观察假体生存情况。结果21例PFNA手术失败患者行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42±35.623)min,术中出血量为(520.252±212.363)ml,术后引流量为(320.362±180.248)ml。术中发生医源性骨折2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获得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1~3年。所有患者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断裂,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可行的补救治疗,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和术中轻柔操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李富林尹东黄宇黄晓黄文文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髋关节置换
复合保温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影响研究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复合保温措施干预对显性失血及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60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髋。分为复合保温干预组和常规组。复合保温组采取可控式电热保温毯、输入液加温、控制手术室温度等措施;常规组不予复合保温体温干预。评估两组麻醉30 min、麻醉60 min、麻醉90 min、手术结束时体温的变化,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情况,以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及计算术中的隐性失血量。[结果]复合保温组麻醉30 min、麻醉60 min、麻醉90 min、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保温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复合保温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复合保温干预措施在全髋关节置换中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
黄宇尹东黄晓莫冰峰黄文文石伟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
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采用关节置换治疗的60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其中30例Ⅳ型股骨转子间,20例Ⅴ型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0例Ⅵ型...
黄文文
关键词: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关节置换
止血带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引流管放置与否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止血带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引流管放置与否的对比方法 将4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n=20)和非引流组(n=20)。由同一医疗组医师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非引流组直接缝合切口;引流组则在手...
黄文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止血带引流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