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韬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膀胱
  • 2篇穿刺
  • 1篇等离子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引导穿刺
  • 1篇增生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 1篇肾镜
  • 1篇肾镜取石术
  • 1篇探头
  • 1篇凸阵探头
  • 1篇尿道
  • 1篇尿道前列腺
  • 1篇尿道前列腺电...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吴世皓
  • 6篇黄韬
  • 5篇龙兆麟
  • 5篇华庆生
  • 4篇张信基
  • 2篇刘志乐
  • 1篇石宇强
  • 1篇谭万龙
  • 1篇陈远祥

传媒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治疗无明显积水肾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C臂X光、B超凸阵探头及B超穿刺探头引导在经皮肾穿刺的成功率和穿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138例无明显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皮肾穿刺时采用的引导方法分为C臂X光组(46例)、B超凸阵探头组(46例)和B超穿刺探头组(46例),比较不同方法引导经皮肾穿刺的成功率及效果。结果 138例均成功地建立了通道,B超穿刺探头组1次穿刺成功率67.39%,≤2次穿刺成功率89.13%,高于B超凸阵探头组和C臂X光组(P<0.05);B超穿刺探头组平均穿刺次数最少;B超穿刺探头组有41例(89.13%)经肾盏穹窿部进入,穿刺效果优于B超凸阵探头组和C臂X光组(P<0.05)。结论 B超穿刺探头用于经皮肾穿刺的实时引导,成功率较高,穿刺效果较好,方便实用。
黄韬龙兆麟吴世皓华庆生刘志乐陈远祥张信基曾任创
关键词:X光引导穿刺经皮肾镜取石术
仰卧位与模拟术中俯卧位CT对经皮肾穿刺定位精准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在仰卧位及模拟术中俯卧位时,肾脏、结肠的位置和角度的变化,探讨术前行模拟术中俯卧位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200例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仰卧位与模拟术中俯卧位CT时肾水平/垂直距离、结肠水平/垂直距离、肾-结肠相对水平/垂直距离、肾-结肠最短距离、冠状位肾长轴角度的差异。结果:从仰卧位改为模拟术中俯卧位行CT检查时,双侧肾脏和结肠均移向腹侧,冠状位肾长轴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术前仰卧位CT预定位相比,术前模拟术中俯卧位CT有助于制定穿刺路径,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结肠损伤风险。
黄韬龙兆麟吴丽祯吴世皓华庆生刘志乐张信基
关键词:CT检查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仰卧位俯卧位结肠损伤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3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TURP治疗的BPH患者66例,行PKEP治疗的BPH患者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体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tPSA。结果:PKEP组与TUR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体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与TURP术相比,手术疗效相似,但PKEP较TUR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切除前列腺组织较完全、并发症少,是治疗BPH的更好选择。
黄韬龙兆麟吴世皓华庆生谭万龙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包皮环切术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扎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内门诊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其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水肿、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和外观满意度方面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术中疼痛评分(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水肿方面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明显优于套扎环包皮环切术。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常规手术比较,手术更加简单、方便且安全,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黄韬吴世皓曾任创石宇强张信基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
PD-1/PD-L1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达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PD-1/PD-L1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膀胱肿瘤细胞上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4例原发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浅表性46例,浸润性18例),对照组为正常人群,共15例。分别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淋巴细胞表明PD-1的表达量;另外取肿瘤患者膀胱癌组织和正常人群的膀胱肿瘤行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细胞或膀胱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25±0.60)%vs(0.68±0.17)%,P<0.001],其中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的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04±0.46)%vs(0.68±0.17)%,P<0.001];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膀胱组织细胞PD-L1的表达率分别为:40.6%(26/64)和0(0/15,P<0.001),其中浸润性膀胱肿瘤细胞与浅表性膀胱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41.3%vs38.8%,P>0.01)。【结论】外周血中PD-1在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可间接反映膀胱癌的进展程度,膀胱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PD-L1,但与肿瘤的进展无相关。
黄韬龙兆麟吴世皓华庆生张信基
关键词:PD-1/PD-L1CD8^+T细胞膀胱肿瘤细胞
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后尿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后的尿流动力学结果,探讨引起异常尿动力学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改进下尿路重建手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行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的13例患者术后上、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的结果。结果:最大自由尿流率、腹压、残余尿量和最大尿道压与正常功能膀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膀胱压、膀胱顺应性和最大尿流率时膀胱压与正常膀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并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患者术后双肾输尿管轻度肾积水。结论: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基本解决了下尿路重建问题,但存在输尿管梗阻、肾积水、控尿不完全和新膀胱排空不良等问题,可以通过术中输尿管、尿道的外翻吻合、新膀胱的最低位与尿道吻合、蹲位(增加腹压和松弛盆底肌肉)排尿、术后加强盆底肌功能锻炼及定时排尿正确的训练等得以解决。
黄韬龙兆麟吴世皓华庆生
关键词: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尿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