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气象
  • 3篇高温
  • 3篇暴雨
  • 2篇低温冷害
  • 2篇台风
  • 2篇台风影响
  • 2篇农业
  • 2篇气候
  • 2篇气候特点
  • 2篇冷害
  • 2篇干旱
  • 2篇高温干旱
  • 2篇持续时间
  • 1篇大雾
  • 1篇低纬
  • 1篇低纬高原
  • 1篇低纬高原地区
  • 1篇短时暴雨
  • 1篇对流有效位能

机构

  • 19篇江西省农业气...
  • 4篇江西省气象局
  • 3篇江西省气候中...
  • 2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江西省气象信...

作者

  • 19篇刘文英
  • 5篇郭瑞鸽
  • 5篇蔡哲
  • 3篇杨爱萍
  • 3篇姚俊萌
  • 2篇单九生
  • 2篇陈娟
  • 2篇朱勇
  • 2篇胡雪琼
  • 2篇王保生
  • 1篇左继林
  • 1篇黄彩婷
  • 1篇方朝阳
  • 1篇罗少华
  • 1篇张明达
  • 1篇杜筱玲
  • 1篇孙素琴
  • 1篇赵冠男
  • 1篇彭国照
  • 1篇罗倩仪

传媒

  • 8篇气象与减灾研...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干旱气象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5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低温对水稻芽期出苗状况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为探明持续低温对水稻出苗率的影响,充分挖掘早春气候资源,确定早稻直播适宜温度,针对早稻品种中嘉早17,利用智能气候箱,开展不同催芽程度下、不同低温处理及其持续时间对水稻出苗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或其持续时间的延长,不同催芽程度水稻芽期单株茎叶干质量、株高、第一叶长和成苗率等生长和形态指标均显著下降,其中,芽谷成苗率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而破胸较芽谷表现出更强的耐低温性;芽期单株茎叶干质量、株高、第一叶长与水稻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作为水稻芽期耐冷性鉴定指标。综合考虑成苗率、成苗素质以及光热资源利用率等因素,生产上可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以破胸程度进行直播,播种量较12℃增加3.4%~6.4%。
张坤王海媛段里成章起明杨爱萍刘文英蔡哲姚俊萌金国花郭瑞鸽
关键词:水稻芽期成苗率
云南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云南省水稻抽穗-扬花期频繁受低温冷害影响,造成水稻减产。根据风险分析理论,使用最高气温冷积温、各县水稻种植面积、各县人均生产总值构建了云南水稻抽穗-扬花期低温冷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开展了云南抽穗-扬花期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区划结果显示:云南水稻抽穗-扬花期低温冷害风险自南向北逐渐升高,且随海拔升高,风险也在加大;滇中以南大部及滇东北北部均为低风险-无风险区;北部地区风险较高,为次高-高风险区;滇中南部、滇东北北部低温风险低于同纬度地区。区划结果在云南地区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胡雪琼刘文英张明达彭国照朱勇
关键词:水稻低温冷害农业区划
一体化微信气象为农服务平台设计被引量:13
2016年
一体化微信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基于微信公众服务号"江西微农"进行二次开发,集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天气服务,病虫情报、农事指南、农业政策、农技推广等农业服务以及灾情互动、农情反馈、提问咨询等互动交流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功能齐全、信息丰富、专业权威的气象、农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服务平台开发包括了"江西微农"后台管理系统,可以为省、市、县各部门管理员进行用户管理、消息推送、产品维护以及与用户交流提供方便易用的管理工具,显著减少业务维护工作量,实现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保障各项服务高效稳定运行。
姚俊萌单九生余冬晖蔡哲郭瑞鸽方朝阳刘文英杨爱萍
关键词:一体化农业气象服务
江西近40年温度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3年
利用1961~2000年全省83个站的温度资料,分析了近40年江西省全年及冬夏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卢冬梅罗倩仪刘文英王保生
关键词:温度变化农业生产
天气、气候影响评述被引量:1
2019年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大雾过程2019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15站以上)共出现31d ,较历史同期显著偏多。全省单日出现40站以上大雾有7d(表1);连续3 d以上出现大雾4次,分别是2月5—7日、24—27日、3月6— 13日、28—31日。
陈娟罗少华刘文英
关键词:气候特点大雾
江西省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1961-2021年汛期(4—6月)江西省8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序列资料,计算了江西省汛期候尺度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运用合成分析、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汛期降水的不均匀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PCD的变化区间为0.12-0.43,PCP的变化区间为5月第1候至6月第5候,说明江西省汛期降水较为均匀,但近年来降水有更集中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赣南南部和赣北东部降水较为集中,降水集中期自南向北逐渐推迟,主要出现在6月中下旬。从变化趋势来看,PCP在赣南南部和赣中东部为偏早趋势,赣中北部和赣北地区有偏晚的趋势,PCD的趋势并不明显。多雨年PCD大值区主要在赣中地区,最大降水出现在6月;少雨年PCD大值区在赣北中南部和赣南东部地区,最大降水出现在5月。
黄彩婷刘文英赵冠男
关键词:汛期降水集中度集中期
1959—2019年江西省一季稻热害发生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江西省81个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资料,按照单站和区域两个方面,分析了1959—2019年江西省一季稻孕穗至灌浆期高温热害过程的强度、持续时间、总日数、次数等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单站一季稻热害过程平均每年发生2—4次,最多达8次;江西省东北地区和吉泰盆地单站热害年均强度均达重度。2)区域一季稻热害过程平均每年发生1—3次,最多达4次。在一季稻热害发生年份中,有44.3%的年份为中等强度等级,37.7%的年份达强或特强等级。3)江西省单站一季稻热害的强度、持续时间、总日数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1993年以后趋势更为显著。
刘文英孙素琴
关键词:一季稻热害持续时间
低纬高原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指标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云南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结合云南气候特点,采用气象数据、空壳率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及抽象模拟等方法,确定云南低纬高原地区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指标,并应用该指标分析云南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24℃3d以上,即可能发生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滇西北中北部、滇东北中南部低温冷害频率发生频繁,每10年达14次以上,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低温冷害;滇西南南部低温冷害发生频率较低,每10年在2次以下,其余地区每10年发生2~8次低温冷害。从年代际特征来看,低温冷害变化规律明显,总体呈减弱趋势,其中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较重,2000年后低温冷害频率大幅下降。
胡雪琼刘文英何雨芩朱勇
关键词:水稻低温冷害低纬高原地区
早春热量资源变化及对双季早稻早播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明晰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早春时期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论证提早播种双季早稻的气候可行性,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优化早稻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江西省79个气象站1960—2019年3—4月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早春热量资源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根据早稻播种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构建双季早稻早播的气候可行性判别方法,分析早春热量资源变化对双季早稻早播的可行性。【结果】1960—2019年早春平均气温和有效积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10年、10.1℃·d/10年。早春晴暖天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近30年(1990—2019)10、12℃晴暖天发生频率分别为80%、73%,较前30年(1960—1989)分别上升11%、9%。过去60年,年均75%、68%的县份分别具备采用保温方式和直播方式早播的气候可行性;早播气候可行年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过去60年江西早春时期热量资源呈现出平均气温上升、有效积温增多、晴暖天气增多为主的变化特征,具备提早播种双季早稻的气候可行性。
郭瑞鸽蔡哲刘文英
关键词:早春热量资源双季早稻早播
1959—2020年江西省持续区域性高温过程特征被引量:7
2021年
利用江西省81个国家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综合考虑高温过程的强度、发生面积和持续时间等要素,运用江西省持续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判别方法和指标,分析1959—2020年江西省持续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共发生持续区域性高温过程271次,最强高温过程出现在2003年7月8日—8月10日,累计影响范围4.79×10^(6) km^(2),高温综合指数达到4.27。江西省持续区域性高温过程发生强度和频次较多的区域主要位于东北部和中部;历年发生频率最高为8次/a,其整体呈增加趋势。江西省持续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年最强过程指数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1993年以来其强度明显增加。
刘文英孙素琴刘冬梅田俊
关键词:高温天气持续时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