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文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关节
  • 2篇电项针
  • 2篇失眠
  • 2篇手法
  • 2篇疼痛
  • 2篇推拿
  • 2篇项针
  • 2篇急性
  • 2篇刺法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弹拨
  • 1篇弹拨法
  • 1篇递质
  • 1篇腰扭伤
  • 1篇腰痛

机构

  • 11篇黑龙江中医药...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1篇史文强
  • 5篇公维志
  • 4篇梅荣军
  • 4篇吴建丽
  • 4篇戴缙
  • 3篇鲁光宝
  • 3篇王永亮
  • 2篇刘海洲
  • 2篇杜冬梅
  • 2篇王天琪
  • 1篇刘旭东
  • 1篇王永亮
  • 1篇黄敬文
  • 1篇于杰
  • 1篇李续博
  • 1篇王薇
  • 1篇庄哲
  • 1篇王景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究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推拿科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炎症水平、软骨代谢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各维度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TNF-α、IL-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硫酸角质素(K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OMP、CTX-Ⅱ、KS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治疗能显著提升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下调炎症反应,改善软骨代谢异常。
公维志戴缙史文强王浩吴建丽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理筋手法消瘀膏膝关节功能软骨代谢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基于激痛点的合谷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法治疗急性胸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基于激痛点理论的合谷针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法对急性胸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84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急性胸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合谷针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VAS评分、ODI,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0.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VAS和O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合谷刺法结合舒筋弹拨推拿法能够减轻急性胸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鲁光宝梅荣军史文强刘海洲黄敬文李续博
关键词:合谷刺法临床疗效
基于电项针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免疫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项针对睡眠剥夺大鼠下丘脑内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明确电项针对失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发挥促眠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2 Hz刺激组、50 Hz刺激组、100 Hz刺激组,每组10只。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化法制作失眠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频率刺激组连续1周进行电项针干预治疗,1次/日,30 min/次,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在相应时间仿照刺激组固定躯体,不进行任何处置。各组于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后迅速分离下丘脑组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IL-1β、IL-6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频率刺激组IL-1β、IL-6和TNF-α浓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频率刺激组之间比较,2 Hz刺激组下丘脑IL-1β、IL-6和TNF-α含量高于50 Hz和100 Hz组(P<0.05),50Hz组和100Hz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项针治疗失眠均有效,各频率组电项针治疗比较,2Hz刺激组的促眠作用最好,其促眠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内免疫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相关。
吴建丽杜冬梅史文强王天琪于杰王永亮梅荣军
关键词:睡眠剥夺电项针免疫细胞因子PCPA
埋线腧穴-肠病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腧穴埋线疗法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治疗前后大便数量、形态和结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为临床应用腧穴埋线疗法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熟的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给穴位埋线组腧穴埋线法治疗。观察动物观察大便的数量及状态,测定大鼠肠推进功能。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大便的数量、含水率及碳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腧穴埋线组的大便的数量、含水率及碳末推进率值均显著增高(P<0.05)。结结论论:腧穴埋线可有效地促进肠传导的功能,能通过增强肠动力达到治疗便秘的作用,对于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鲁光宝王景史文强
关键词:慢性传输型便秘
齐刺法结合循经弹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腰夹脊齐刺法结合循经弹拨法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齐刺法结合循经弹拨法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的下腰痛评分(JOA)及腰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治疗组第1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1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本组治疗前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P <0.01或P <0.05)。结论夹脊齐刺法结合循经弹拨法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腰椎活动功能,而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显著。
鲁光宝史文强刘海洲梅荣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疗效
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行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加以治疗,探究对患者疼痛情况以及颈椎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疼痛评分、颈椎功能评分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行分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颈椎功能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5~7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比较价值。结论: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应用后,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恢复颈椎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公维志梁峰史文强戴缙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
腰痛灸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腰痛灸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符合ALS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正骨推拿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腰痛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疾患综合(JOA)评分、改良腰部活动度Schober(MMS)评分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6.00%,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MM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IL-6、hs-CRP、TNF-α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灸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于ALS的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降低机体炎性因子,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公维志戴缙史文强梁峰王浩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疼痛评分
针刺结合温通刮痧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肩凝症采取针刺联合温通刮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肩凝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和观察组(针刺结合温通刮痧)各30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Mell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与温通刮痧联合对肩凝症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关节活动度,价值较高。
公维志史文强梁峰戴缙
关键词:肩凝症针刺关节活动度
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治疗骶髂关节后下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治疗骶髂关节后下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90例骶髂关节后下错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各30例。3组在关节整复前均采用传统推拿手法进行基础治疗以放松肌肉,随后观察组采用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对照A组采用传统复位手法,对照B组采用美式整脊矫正法。所有基础治疗均1次/d,手法矫正为1次/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腰椎JOA评分和骨盆两侧髂嵴高度差的变化,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4/30),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70%(21/30)和对照B组的60%(18/30)。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和两侧髂嵴高度差均明显下降,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和两侧髂嵴高度差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且JOA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结论:对于骶髂关节后下错位患者,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能明显缓解患者骶髂关节疼痛,改善机体日常功能,提高腰椎活动程度,其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复位手法和美式整脊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永亮庄哲吴建丽史文强李岳峰梁峰刘旭东梅荣军
关键词:骶髂关节错位
电项针对失眠大鼠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刺激频率电项针对PCPA致失眠大鼠脑干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项针促眠的作用机制及不同刺激频率电项针的疗效差异。方法将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电项针1组(取刺激频率2 Hz)、电项针2组(取刺激频率50 Hz)、电项针3组(取刺激频率100 Hz)。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备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项针各组分别按各自刺激频率给予干预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7 d,治疗后留取脑干组织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干组织中5-H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DA、NE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电项针治疗7 d后,失眠大鼠脑干5-HT含量升高,DA、NE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项针各组之间疗效比较,电项针1组明显优于电项针2和电项针3组(P<0.05);电项针2和电项针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失眠大鼠脑干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的质量浓度有关;电项针2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说明2 Hz刺激频率电项针治疗失眠效果更好。
吴建丽王天琪王永亮杜冬梅史文强王薇
关键词:失眠电项针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