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玲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眼压
  • 1篇药物联合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急性闭...
  • 1篇原因及护理
  • 1篇原因及护理对...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型
  • 1篇增殖型糖尿病...
  • 1篇生长因子水平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吴小玲
  • 1篇刘勤
  • 1篇文瑾
  • 1篇白惠玲
  • 1篇刘玉芳
  • 1篇刘小英
  • 1篇张雪梅

传媒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全国五官科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VEGF水平,并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线VEGF水平与患者术后转移的关系。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较健康者升高。就诊时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升高。在随访过程中,血清VEGF≥700pg/m L的患者,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较高。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白惠玲刘勤文瑾吴小玲
关键词: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转移
不同anti-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效果及对视力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anti-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效果及对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6年4月~2022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PDR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组(88例)、康柏西普组(90例)和阿柏西普组(90例),雷珠单抗组行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康柏西普组行康柏西普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阿柏西普组行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其术前、术后7 d和28 d后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长素(EP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眼压。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阿柏西普组治疗7 d后VEGF、EPO水平明显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康柏西普组、雷珠单抗组治疗7 d后BCVA水平明显低于阿柏西普组;康柏西普组、阿柏西普组治疗7 d后CMT水平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三组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28 d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在PDR治疗中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在减少黄斑厚度方面效果更为显著,而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在改善视力方面效果更明显。
范玉霞宋新志吴小玲李雨菲张雪梅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PDR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房水生成与房水排出失去动态平衡,眼压急剧升高为特征的青光眼。一旦确诊,需要全面有效地控制眼压是降低青光眼致盲的关键。作为眼科护理人员应了解眼压升高的原因,高眼压的症状和体征,实施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
刘玉芳刘小英吴小玲马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