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洪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台风
  • 2篇气象
  • 2篇急流
  • 2篇暴雨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多模式
  • 1篇雪深
  • 1篇雨夹雪
  • 1篇雨量
  • 1篇运行稳定性
  • 1篇日最低气温
  • 1篇日最高气温
  • 1篇三江平原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条件
  • 1篇台风暴雨
  • 1篇台站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湿度

机构

  • 11篇佳木斯市气象...
  • 3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济源市气象局
  • 1篇北大荒通用航...

作者

  • 11篇孙洪伟
  • 5篇张鑫
  • 4篇褚春燕
  • 3篇张宇
  • 2篇姜丽霞
  • 1篇梁静
  • 1篇尹嫦姣
  • 1篇高永刚
  • 1篇王晓明
  • 1篇于盛楠
  • 1篇王秀娟

传媒

  • 5篇黑龙江气象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环境技术
  • 1篇青海气象
  • 1篇Agricu...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风“玲玲”对黑龙江暴雨影响分析
2020年
选取2019年9月7-8日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降水实况、卫星云图、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台风登陆后减弱的热带风暴影响,副热带高压的维持为水汽的输送与台风的北进起到了促进作用,台风外围水汽成为此次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高低空急流耦合加强了动力条件,暴雨落区与高空急流的右侧、低空急流的左侧、垂直运动强上升区及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有较高的吻合度。
孙洪伟张鑫赵梦然王京京
关键词:台风暴雨热带风暴低空急流
气象站、粮仓和粮堆的温湿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提供精准的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基于2017—2020年佳木斯地区三个粮库和当地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索分析了台站和粮仓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实时温度大多低于粮库仓外温度,二者呈同步震荡变化,差异较小,R在0.996以上,气象台站相对湿度高于粮库仓外相对湿度,二者基本呈一致变化,粮库的仓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气象台站日最高温度与粮库仓内温度、表层最高粮温相关性较好,R达到0.90以上,仓温变化和表层最高粮温滞后于日最高气温变化分别约为1和30 d,气象台站日最高气温与仓温、表层最高粮温的回归方程均为正相关,随日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其他各层最高粮温受温度影响较小,根据回归方程预测仓温和各层最高粮温并得出高大平房仓仓储气象服务高温指标为28℃,通风降湿服务指标为低于70%。
褚春燕孙桂玉孙洪伟姜丽霞王晓明
关键词:粮食仓储粮堆气象台站相对湿度
三江平原土壤湿度记忆性及其与水热气候条件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1982—2020年三江平原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土壤湿度及同期降水、气温数据,基于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统计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土壤湿度记忆性及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三江平原土壤湿度记忆时间均在10—40 d,各层土壤湿度记忆性的空间分布以中间层(10—20 cm)土壤湿度平均记忆时间最长,呈上下层递减的趋势;春季三江平原10—20 cm土层土壤湿度的记忆时长平均20 d,夏季平均17 d;夏季土壤湿度记忆性强度大于春季,空间分布以三江平原西部的记忆性较强,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湿度记忆性有增大的趋势。降水是三江平原土壤湿度主要来源,受降水和气温协同作用的影响,夏、秋季土壤湿度与同期降水量、温湿指数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春季土壤湿度与前期秋冬季降水亦呈显著正相关,与前期温湿指数呈负相关,前期秋冬季气温的升高会促进土壤的融冻,从而使当年春季土壤水分增加。
王芳梁静梁静孙洪伟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壤湿度水热条件温湿指数
黑龙江省一次局地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2018年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11月13-14日黑龙江省东部出现的暴雪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及物理量场特征诊断。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受冷涡东移影响,地面气旋加强,中低层存在明显的冷暖锋区。850 h Pa暖舌北伸,系统锢囚。黑龙江省东南部处于急流轴的左侧,有利于暴雪的产生。降雪量大值区处于垂直速度大值区和假相当位温密集带。散度场也能很好的反应出暴雪落区。
张鑫孙洪伟赵美玲刘恒
关键词:暴雪物理量场
多模式温度预报在佳木斯地区检验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2020年9月-2021年8月ECMWF细网格、SCMOC、欧洲集合预报、FUSE数值模式及城镇精细化预报的气温预报产品与佳木斯市气象观测站的实况资料检验分析。预报准确率分析结果表明:各模式的日最高气温均略高于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EC最优,日最低气温城镇报最优;11-次年3月,日最高气温EC最优;最低温预报SCMOC、FUSE、城镇报效果较好;5-10月各模式准确率接近,均可作为参考;佳木斯地区东部,日最高气温预报,EC最优;日最低温预报佳木斯、汤原集合预报产品最优,桦南SCMOC最优。
张鑫孙洪伟张宇王吉豪王京京
关键词: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黑龙江省一次春季多相态降水天气分析
2023年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春季复杂相态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是由地面冷暖锋引起的锋面降水过程;高空低涡与地面低压高度耦合,有利于系统的维持;850hPa低空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8505hPa低空切变、低空急流与高空急流相互作用,有利于大气产生抽吸作用,增强水汽的上升运动,从而产生更高效的降水;大降水站点出现在地面冷暖锋锢囚区域;降水大值区与低空正涡度大值区、低空负散度区有较好的对应性;降水过程中8505hPa温度、9255hPa温度>0℃,地面温度>1.7℃时,降水相态为雨;当850hPa5温度-10~-1.05℃、9255hPa温度-5~3.8℃、地面温度-0.4~3.2℃时,降水相态为雨夹雪。
张鑫孙洪伟潘蔷张宇王京京
关键词:高空急流锢囚锋雨夹雪
自动雪深观测仪的对比分析
2023年
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推动雪深观测自动化进程,建设气象探测强国,佳木斯市气象局于2021年~2022年冬季在佳木斯冰雪试验外场安装3台不同型号的雪深自动观测仪,进行雪深观测仪比对试验,通过对积雪期自动采集与人工观测的雪深数据对比分析,评估不同类型的自动雪深观测仪运行稳定性和数据精准性。试验结果表明3台自动雪深观测仪在积雪期运行稳定,故障率为0,观测数据完整,无缺失;在不同积雪阶段,3台自动雪深观测仪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相比,整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DSJ1型>DSS1型>DSS2型;气温和雪温在积雪稳定阶段与自动雪深观测仪误差相关性最强。综上所述,DSJ1型自动雪深观测仪运行最稳定,数据最准确,在今后对自动雪深观测仪的升级时应更加注重气温、雪温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带来的误差,从而推动雪深观测自动化进程服务。
孙桂玉于秀健王秀娟孙洪伟褚春燕
关键词:雪深运行稳定性
2020年黑龙江省“巴威”台风暴雨成因分析
2022年
选取2020年8月27-28日黑龙江省降雨量和风的实况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20年“巴威”台风影响黑龙江省时的风雨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结果表明:“巴威”台风登陆后迅速减弱变性,对黑龙江省的影响主要是暴雨天气,风力影响相对较小。台风减弱变性后的温带气旋以及低层850 hPa和700 hPa风向或风速辐合为产生暴雨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条件,台风携带水汽及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为产生暴雨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低层风场辐合区稳定少动为产生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低层850 hPa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以及中低层垂直速度等物理量要素对预报暴雨落区和发生时间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孙洪伟张宇张鑫王京京
关键词:台风暴雨
佳木斯市GPS水汽产品与降雨天气的关系
2021年
本文利用佳木斯市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GPS水汽产品的逐时资料,对降雨天气进行综合分析,探究GPS水汽产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降雨天气过程中,GPS可降水量(PWV)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大雨开始前,PWV显著升高,一般早于降雨时间5-14 h;PWV与不同等级的降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GPS相对湿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GPS水汽产品可以为降雨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孙桂玉孙洪伟褚春燕郑冠龙王秀娟
关键词:GPS可降水量降雨量
黑龙江省农户自储粮温度气象服务指标研究
2023年
气象条件中的温度是造成黑龙江省农户自储粮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温度对农户粮食存储的影响,通过实时监测玉米和水稻粮堆内的温度并与气象站温度进行对比,以及对2011—2020年近10 a内48 h温度的变幅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气象站温度与水稻粮温变化规律不同,气象站温度变幅大,粮温变幅小,呈斜线缓慢下降,且两者相关性不大,R为0.821,粮温变化滞后于气象站温度变化约14 d,粮温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增高,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粮温达到15℃时,气象站温度达30℃;气象站温度与玉米粮温变化规律一致,差异较小,相关性较大,R达0.957,粮温变化滞后于气象站温度约2 h,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粮温达到15℃时,气象站温度为16℃;农户自储粮温度气象服务指标为气温大于0℃,防结露指标为最高(最低)温度48 h升(降)温幅度达8℃。农户自储粮气象服务温度指标,对提供精准的农户粮食存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褚春燕孙洪伟孙桂玉于盛楠李光玉姜丽霞
关键词:气象服务粮食温度空气温度温度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