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敏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慢性苯中毒
  • 2篇苯中毒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分析
  • 1篇职业性慢性苯...
  • 1篇治疗前
  • 1篇髓象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慢性
  • 1篇工龄
  • 1篇骨髓
  • 1篇骨髓象

机构

  • 2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篇王革非
  • 2篇李培茂
  • 2篇张志敏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性苯中毒3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及骨髓象分类及形态特点。方法根据GBZ 6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对患者分组,进行外周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检查。选取材、涂片、染色好的骨髓片计数有核细胞200个,对其进行分类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的轻、中、重度中毒组WBC、RBC、PLT计数及Hb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WBC、PLT计数及Hb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形态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粒红细胞比值均主要集中在正常区间,不同中毒程度组间骨髓增生程度及粒红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粒系及红系形态均无明显毒性改变。结论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变化不大,治疗后骨髓象有所改善。
张志敏张艳芳李培茂王佃鹏林大枫王革非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治疗前骨髓象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4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方法分析49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与工龄、外周血细胞计数间的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症状、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49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中37例轻度中毒,6例中度中毒,6例重度中毒。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红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间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经治疗后,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有随苯中毒轻、中、重依次递减趋势;目前治疗可缓解一般症状,但较难改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
李培茂张艳芳王佃鹏张志敏林大枫王革非
关键词:苯中毒工龄外周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