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珠三角
  • 3篇污染
  • 2篇PM2.5
  • 2篇臭氧
  • 2篇大气污染
  • 1篇酸雨
  • 1篇珠江三角
  • 1篇珠江三角洲
  • 1篇珠三角区域
  • 1篇污染特性
  • 1篇污染特征
  • 1篇颗粒物
  • 1篇可吸入颗粒
  • 1篇可吸入颗粒物
  • 1篇PM
  • 1篇PM10
  • 1篇臭氧污染

机构

  • 4篇广东省环境监...

作者

  • 4篇张莹
  • 3篇岳玎利
  • 3篇江明
  • 2篇钟流举
  • 2篇谢敏
  • 1篇陈多宏
  • 1篇袁鸾
  • 1篇叶斯琪
  • 1篇沈劲
  • 1篇温丽蓉
  • 1篇赵燕

传媒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科技与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珠三角干湿季大气污染特性被引量:18
2015年
为更好地掌握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特性,使用2013年国控城市站点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广东省酸雨监测网降水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各市常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干湿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气象条件影响,珠三角各市干季污染物质量浓度普遍高于湿季,但最大臭氧8h质量浓度干湿季节差异不大;SO2、PM10与PM2.5的质量浓度呈现中西部城市较高,惠州、深圳与珠海较低的分布格局;佛山、广州、东莞与中山的NO2质量浓度较高;深圳湿季最大臭氧8h质量浓度相对较低,而珠三角其他城市差异不大;PM2.5与PM10质量浓度比干季高于湿季,广州和中山干湿季PM2.5与PM10质量浓度比均高于0.7,表明这些城市二次污染相对较严重;佛山酸雨污染最严重,对应较高SO2、NO2和颗粒物质量浓度;硫氧化物与颗粒物有较强同源性,湿季SO2+NO2与颗粒物相关性降低;干湿季臭氧源汇存在较大差异。
沈劲钟流举叶斯琪陈多宏江明谢敏温丽蓉张莹岳玎利
关键词:大气污染酸雨PM2.5PM10
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特征与趋势初步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根据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2013~2015年、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2006~2015年监测结果,结合珠三角地区开展的大气环境科研工作,经初步分析,得到珠江三角洲区域臭氧污染特征、演变趋势。
张莹岳玎利江明翟宇虹
关键词:珠三角臭氧污染特征
广东不同环境大气污染特性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2014年广东南岭背景站、天湖郊区站、磨碟沙城区站和受体区域桃源站SO2、NO2、PM10、O3、PM2.5与CO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不同环境大气污染特性。结果表明,4个站点的SO2、NO2、PM10与CO整体平均年均值较低,分别为14,28,59μg/m3和0.7 mg/m3;PM2.5整体平均值为36μg/m3,O3日最大8 h第90百分位数平均值为172μg/m3,二者高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磨碟沙城区站和桃源站的污染物日变化规律较为明显,NO2、PM10和PM2.5在早晚交通高峰或紧接其后的时段出现峰值区。南岭背景站PM2.5质量浓度日间略高于夜间;O3未呈典型单峰分布,而是维持在较平稳、较高浓度水平。周末与工作日O3平均值的相对高低多与NO2、PM10和PM2.5的情况相反。4个站点O3日最大8 h值第90百分位数均未达标;南岭背景站和天湖郊区站O3值尤高,除10月外,在1月或6月也易出现O3高值。区域性的O3污染控制亟须深化开展。
岳玎利钟流举谢敏袁鸾张莹江明
关键词:大气污染臭氧可吸入颗粒物
珠三角区域PM_(2.5)浓度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17年
在统一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的条件下开展珠三角区域PM_(2.5)浓度监测,分析珠三角区域PM_(2.5)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PM_(2.5)平均浓度总体分布为西部高,中部和南部中等,北部和东部低。其中,南部PM2.5浓度水平随季节变化明显。
张莹赵燕
关键词:PM2.5珠三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