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鑫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表
  • 2篇洞石
  • 2篇石笋
  • 1篇地表比辐射率
  • 1篇地表温度
  • 1篇东亚季风
  • 1篇突变事件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突变
  • 1篇气候突变事件
  • 1篇末次冰期
  • 1篇季风
  • 1篇降尺度
  • 1篇反演
  • 1篇辐射率
  • 1篇比辐射率
  • 1篇EM算法
  • 1篇HU
  • 1篇IDL
  • 1篇冰期

机构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张鑫
  • 2篇丁凤
  • 2篇范鹏宇
  • 2篇姜修洋
  • 1篇蔡炳贵
  • 1篇肖海燕
  • 1篇何尧启
  • 1篇吴文丰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末次冰期终止事件(Termination I,简称TI)是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约14.7 ka B.P.北半球最显著的一次快速升温事件,其气候突变的全球响应及转型特征是末次冰消期研究的重点。基于中国东南地区福建西部仙云洞两支石笋(样品编号为XY11和XYⅢ-21)17个高精度230 Th年龄和567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2.67~16.10 ka B.P.时段内平均分辨率达十年际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演变序列,捕捉到了Termination I转型缓变特征。仙云洞石笋记录揭示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持续时间达800 a,明显比也门(约13 a)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约35 a)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约200 a)石笋记录的转型时间长很多,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转型时段季风开始增强响应于北高纬气候,但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缓变特征指示其可能受到热带低纬西太平洋暖池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
马乐肖海燕张鑫姜修洋蔡炳贵
关键词:TERMINATION东亚季风石笋
贵州黔西县水西洞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期Heinrich Stadial 4气候突变事件
2023年
末次冰期Heinrich Stadial 4气候突变事件(HS4事件)是发生于约40 ka B.P.(B.P.表示Before Present, Present为公元1950年)最为显著的一次海因里希冰阶事件,对其转型特征和精细结构的刻画有助于深入理解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机制。本研究基于贵州黔西县水西洞SXG-3石笋的11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277个δ^(18)O数据,重建了40.77~37.17 ka B.P.时段平均分辨率为13 a的亚洲夏季风强度演变序列。该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清晰地捕捉到了HS4弱季风事件,呈现出三阶段变化的特征,即:第1阶段(39.97~39.13 ka B.P.),石笋δ^(18)O在840±90 a内偏正1.32‰,夏季风缓慢减弱,对应于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的南移和格陵兰气候快速变冷;第2阶段(39.13~38.35 ka B.P.),石笋δ^(18)O整体偏正,平均为-8.34‰,夏季风强度达到最弱,而南美季风达到最强,对应于ITCZ移动至最南端;第3阶段(38.35~37.59 ka B.P.),石笋δ^(18)O在760±89 a的时间内偏负至-9.25‰,对应于ITCZ的向北移动和格陵兰气候快速变暖。水西洞石笋记录的HS4事件三阶段变化特征与福建仙云洞记录十分相似,对应于NEEM(Northern Greenland Eemian Ice Drilling)冰心^(17)O-excess所反映的低纬水文循环过程变化,同时与南美Toca da Boa Vista(TBV)和Toca da Barrigude(TBR)洞穴石笋记录呈“镜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北半球高纬气候触发后,热带海洋和南半球热量的不断积聚及其随后的释放所引起的ITCZ的南北移动是造成这种三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
冯唐慧张鑫何尧启何尧启邱万银姜修洋
关键词:石笋
基于Landsat数据的2种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算法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2003年5月29日福州市Landsat ETM+影像为数据源,对2种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算法——EM算法和HUTS算法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EM算法是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比辐射率对低空间分辨率的亮度温度影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HUTS算法则是引入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α,通过在低空间分辨率拟合二者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尺度不变性,将该关系应用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上,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2种算法所得结果影像都能在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原始地表温度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达到了较好的降尺度效果;2)以RMSE为定量评价指标,HUTS算法要略优于EM算法,其中,EM算法的RMSE为1.249 4,而HUTS算法仅为0.986 9.
范鹏宇丁凤张鑫
关键词:地表温度EM算法
基于Landsat数据的地表比辐射率反演及IDL实现
地表比辐射率是许多定量热红外遥感模型的重要参数。利用遥感反演获取地表比辐射率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中间步骤繁多、较易出错。本文以Landsat ETM+数据为例,利用IDL(Interactive Data La...
张鑫丁凤彭贤利吴文丰范鹏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