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春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珩磨
  • 2篇超声珩磨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实际气体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热量
  • 1篇磨削热
  • 1篇空化
  • 1篇空化泡
  • 1篇空泡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北大学
  • 1篇宁波大红鹰学...

作者

  • 2篇祝锡晶
  • 2篇李永春
  • 1篇郭策
  • 1篇王建青
  • 1篇赖尚丁
  • 1篇刘振
  • 1篇王飞

传媒

  • 1篇煤矿机械
  • 1篇应用声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声珩磨区实际气体的单空泡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进一步揭示功率超声振动的珩磨机理,以珩磨液为工作介质,研究了功率超声珩磨环境中实际气体的单空泡动力学特性。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应用实际气体绝热方程和范德瓦尔斯方程对其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功率超声珩磨环境中实际气体的单空泡动力学方程以及实际气体单空泡共振频率方程。并运用4-5阶Runge-Kutta法模拟了不同超声条件(声压幅值、空泡初始半径、振动频率)对泡壁的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声压幅值,空泡理论共振半径R'0与初始半径R0的比值为10^2数量级以及较低的超声频率有利于超声珩磨磨削区空化效应的发生。
李永春祝锡晶郭策王建青
关键词:超声珩磨空化泡实际气体数值模拟
轴向功率超声珩磨热热量分配问题的研究
2015年
功率超声珩磨技术是磨削加工中的一种应用,常用于发动机缸套的精密与光整加工。珩磨加工过程中,磨粒与工件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热量,并有很大一部分热量传递到工件中,从而可能对工件造成热损伤。为衡量轴向功率超声珩磨过程中珩磨热传递到工件、砂轮、磨屑和冷却液中热量的多少,建立了轴向功率超声珩磨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磨粒—工件模型和冷却液对流换热模型。提出了超声珩磨时磨削区冷却液在超声振动作用下发生的空化效应会改变磨削区冷却液的流动状态的观点。得出超声珩磨可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率,减小传递到工件表面的磨削热量,因而可减少工件的磨削热损伤。并通过数值仿真得出超声珩磨时冷却液对流换热系数是普通珩磨条件下的7倍左右。
王飞祝锡晶赖尚丁李永春刘振
关键词:超声珩磨磨削热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