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婷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遗传进化
  • 2篇遗传进化分析
  • 2篇进化分析
  • 2篇鸡传染性
  • 2篇鸡传染性喉气...
  • 2篇鸡传染性喉气...
  • 2篇喉气管炎
  • 2篇喉气管炎病毒
  • 2篇病毒
  • 2篇传染
  • 2篇传染性
  • 2篇传染性喉气管...
  • 2篇传染性喉气管...
  • 2篇传染性喉气管...
  • 1篇大细胞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毒性研究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畜禽遗...

作者

  • 4篇杨婷
  • 2篇温贵兰
  • 2篇徐飞
  • 1篇刘忠伟
  • 1篇叶栋国
  • 1篇高登慧
  • 1篇欧德渊

传媒

  • 1篇贵州畜牧兽医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孔雀石绿对稀有鮈鲫的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2024年
本研究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实验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孔雀石绿对稀有鮈鲫胚胎的致畸性和毒性效应。在稀有鮈鲫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发育4.5 hpf,通过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及5个浓度组(1.0、1.5、2.0、2.5和3.0 mg/L),采用水体浸泡暴露的实验方式研究孔雀石绿对胚胎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雀石绿会导致稀有鮈鲫自主运动频次降低、心跳次数降低、孵化率也大大降低。高浓度(2.5、3.0 mg/L)的孔雀石绿对于稀有鮈鲫胚胎孵化有较高致死效应,低浓度(1.0~2.0 mg/L)的孔雀石绿对于稀有鮈鲫胚胎孵化有显著影响,影响稀有鮈鲫的自主运动、心跳和孵化能力,并且稀有鮈鲫在孔雀石绿的暴露下导致畸形症状,如尾部弯曲、心包囊水肿等。
杨婷曾鹏冉盛菊马秀慧黄福江
关键词:孔雀石绿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贵州株gC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2023年
为了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贵州株(GZNY202112株)的gC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参考GenBank鸡传染性喉气管炎gC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并以国内外12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参考株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GZNY202112株gC基因PCR扩增产物长度为1258 bp;核苷酸序列与12株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7%~98.9%,2处碱基突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98.1%,1处氨基酸位点有差异;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澳大利亚CSW-1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GZNY202112株gC基因存在2处碱基突变和1处氨基酸位点差异,遗传较稳定,进化保守,没有单独形成进化分支,未发生明显变异。
杨婷孙芸温贵兰徐飞
关键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ZNY202112的分离鉴定及其TK、gD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贵州省某养鸡场两栋鸡舍中的蛋鸡疑似发生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引物按已发表的TK基因引物序列进行合成,从发病鸡采集的病料中扩增出1259 bp大小的片段;将阳性病料组织处理后接种LMH细胞,盲传3代后发现LMH细胞出现CPE现象,收集其病毒液对其进行PCR鉴定、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到一株ILTV毒株,并将其命名为GZNY202112株。为了进一步了解其遗传特征,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TK基因、gD基因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使用DNAstar软件绘制遗传进化树。TK以及gD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澳大利亚原产疫苗株CSW-1、V1-99亲缘关系最近,GZNY202112株可能与ILT疫苗株有关。
孙芸温贵兰徐飞徐飞杨婷胡璇
关键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贵州麒麟鸡小肠肥大细胞的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解贵州麒麟鸡小肠黏膜的免疫状态,揭示其与生长速度缓慢的关系,剖取10只健康成年贵州麒麟鸡小肠,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对其肥大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麒麟鸡小肠各段均有肥大细胞分布,其主要分布于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少量分布于黏膜下结缔组织中,多为圆形、卵圆形或长梭形;十二指肠中肥大细胞为(11.63±2.67)个/mm2,空肠为(37.88±8.17)个/mm2,回肠为(8.75±1.98)个/mm2,十二指肠、回肠与空肠中肥大细胞数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与回肠间差异不显著(P>0.05)。贵州麒麟鸡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可能与其十二指肠段的肥大细胞数量少有关。
裴占阳刘忠伟叶栋国杨婷高登慧欧德渊
关键词:小肠肥大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