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金龙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花叶
  • 2篇花叶病
  • 2篇花叶病毒
  • 2篇大豆
  • 2篇大豆花叶
  • 2篇大豆花叶病
  • 2篇大豆花叶病毒
  • 1篇症状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理特性比较
  • 1篇水杨酸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GATEWA...
  • 1篇GM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 1篇大豆遗传
  • 1篇大豆遗传转化
  • 1篇RNAI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邯郸市农业科...

作者

  • 2篇智海剑
  • 2篇高乐
  • 2篇殷金龙
  • 1篇李凯
  • 1篇栾鹤翔
  • 1篇王宇
  • 1篇丁雪妮
  • 1篇廖文林
  • 1篇王涛
  • 1篇任锐
  • 1篇张锴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豆花叶病毒引发大豆不同症状的生理特性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以接种3个SMV株系后分别表现无症状、花叶和坏死症状的大豆品系浙A8901为材料,研究3类症状叶片的生理指标差异,包括细胞超微结构、H_2O_2积累、水杨酸(SA)含量、光合作用及细胞病毒含量。结果表明:无症状叶片细胞中除叶绿体片层结构轻微扭曲外,其它细胞结构未见异常;CeCl_3标记H_2O_2电镜观察,发现H_2O_2仅在细胞壁外侧少量积累;在接种1d后SA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花叶症状叶片细胞中出现髓鞘状结构和多泡体结构,核膜边缘有染色质凝集现象;细胞壁外侧观察到较多H_2O_2的积累;SA含量在接种后第2 d较对照显著增加。坏死症状叶片中细胞变形严重,细胞器解体,在细胞壁外侧和细胞质中均观察到H_2O_2的大量积累;接种后第2 d SA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三类症状叶片的光合速率、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的测定发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
张锴王宇王涛高乐任锐殷金龙李凯智海剑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超微结构水杨酸症状
大豆翻译延伸因子GmEF1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大豆遗传转化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发现GmeEF1A与大豆花叶病毒的P3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并且参与SMV在大豆体内的繁殖。通过大豆GmeEF1A基因5个拷贝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确定其保守区间,克隆得到180 bp的干扰片段GmeEF1Ai。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表达载体pB7GWIWG2(II)-e EF1Ai,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法导入到受体大豆品种天隆1号中。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中插入的干扰片段GmeEF1Ai与目标序列完全符合,通过PCR和酶切验证表明GmeEF1Ai是以反向重复形式插入到表达载体中。经转化获得组培苗8株,PCR、除草剂涂抹和PAT/bar试纸条多重检测确认7株为阳性。绝对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阳性苗中4株为单拷贝。GmeEF1A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GmeEF1Ai载体对GmeEF1A的5个拷贝基因有不同程度的阻抑。这不仅为验证GmeEF1A基因在大豆受SMV侵染时的功能提供试验材料,也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
廖文林栾鹤翔高乐丁雪妮宋英培殷金龙牛浩鹏智海剑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RNAIGATEWAY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