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洁 作品数:12 被引量:52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般工业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制冷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吸气带液状态下变频压缩机组分析对优化热力系统的运行有着很明确的指导价值,研究和分析了不同吸气状态和不同压缩机频率下损失、效率、损率、损系数、制冷量、制冷系数(COP)、总损失、总效率以及总损系数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得出了吸气带液时哪个设备是系统最薄弱环节。结果表明:1当压缩机少量吸气带液时,冷凝器和蒸发器效率的提升大于压缩机效率的下降,也就是说少量吸气带液对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有利影响大于对压缩机的不利影响;2系统的总损失和总损系数在x=0.95左右达到最小,而总效率在x=0.95左右达到峰值;3当压缩机在较高频率下工作时,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损失将会明显增加;4当压缩机频率为50Hz且吸气带液时,蒸发器的损失、损率和损系数最大,效率最小,此时蒸发器为系统最薄弱环节。指出以上结论也适用于同型号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沈冰洁 陶乐仁 王超 虞中旸关键词:[火用]效率 热力学 低频率下电子膨胀阀调节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以R32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实验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变频压缩机频率和电子膨胀阀开度,对低频率下电子膨胀阀调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制冷量和质量流量在各频率下变化规律相同;2)当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在2 K附近时,低频率范围(25~35 Hz)内存在一个最佳频率点,与其他各频率相比,其系统COP最高;3)低频率下压缩机在过热度0 K附近极少量的吸气带液就会对系统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这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极力避免;4)低频率下(25~35 Hz)控制过热度从0 K变为10 K,电子膨胀阀调节区间为4%~9%,而高频率下(40~50 Hz)调节区间为15%~23%,提高冷冻水温度可以有效改善低频下电子膨胀阀的调节性能。以上结论可以推广到其他变制冷剂流量系统,如变频热泵空调和汽车空调等。 虞中旸 陶乐仁 王超 沈冰洁关键词:变频压缩机 电子膨胀阀 过热度 系统性能 制冷系统湿压缩时吸气干度控制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不完全湿压缩能大幅度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然而该应用的最大难点是如何控制实时压缩机吸气干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本文提出了假拟饱和等熵压缩排气温度控制压缩机吸气该干度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在AHRI(空调供暖制冷协会)空调和低温制冷两种典型工况下,R22、R32、R134a和R410A四种制冷剂作为冷媒时,应用该方法控制压缩机吸气带液时系统性能的变化,并通过R32实验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利用假拟饱和等熵压缩排气温度可以将压缩机吸气状态控制在少量湿蒸气的状态;在T-s图上具有钟型饱和线形状的R32制冷剂,利用假拟饱和等熵压缩所控制的制冷系统,当吸气干度在0.96~1时,制冷量和COP均能达到最大值。 王超 陶乐仁 杨丽辉 虞中旸 沈冰洁关键词:湿压缩 排气温度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常年高温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为了使系统性能最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实验台,模拟夏季高温下室内环境,对其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循环水流量和不同电子膨胀阀开度下系统参数的变化,得出一系列结果:系统能效比C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随周围环境温度上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变大;周围环境温度越低,压缩机排气温度越高;在实验温度为23~35℃区间内Ccop平均值在4.0左右,最高可达到5.2。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制冷剂流量,可准确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解决了系统变工况下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Ccop。 王超 陶乐仁 申玲 虞中旸 沈冰洁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电子膨胀阀 能效比 环境温度 R32制冷系统湿压缩的最佳吸气干度范围 被引量:8 2017年 湿压缩应用于R32制冷系统时能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但是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待研究。在热力循环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制冷循环实验台,通过改变压缩机频率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不同工况下R32制冷系统各项参数的变化趋势,寻找系统最优时吸气干度范围。理论分析表明:吸气带液时系统的性能比吸气过热时要好;从吸气过热到吸气带液,排气温度快速降低,而制冷量和COP先升高后降低,压缩机吸气干度在0.90~0.93内,理论COP存在最大值。实验分析表明:吸气干度在0.96~1.0范围内,制冷量比常规应用中控制过热度5℃时的高5%~10%;排气温度比吸气过热度5℃时的排气温度低8%~16%;COP比吸气过热度5℃时的高5%~8%;系统压比降低,系统性能达到最优。 王超 陶乐仁 黄理浩 虞中旸 沈冰洁关键词:热力学 湿压缩 系统性能 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过热度振荡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17年 本文以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实验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电子膨胀阀开度、冷冻水侧加热量和冷却水出水温度,对系统过热度振荡机理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电子膨胀阀开度较小时(24.7%~25.3%),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振幅在1 K内,随着开度增大(25.6%~26.2%),振幅变大,约为3 K,当开度为26.5%~26.8%时,振幅恢复到1 K以内;2)传热机理的变化是导致过热度振荡的根本原因,影响蒸发器管内沸腾特性的主要参数是蒸发器换热量和质量流量,研究过热度振荡时需将两者综合考虑;3)压比对质量流量的影响较大。在压比增大初期,质量流量逐渐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大幅增加,过热度降低;当压比继续增加时,换热机理一直在液膜对流沸腾换热和过热蒸气换热间交替,维持不变。过热度振荡特性在膨胀阀-蒸发器闭环控制时更为复杂,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 虞中旸 陶乐仁 王超 沈冰洁关键词:电子膨胀阀 过热度 系统振荡 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热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对R32变频制冷系统试验装置进行研究,改变电子膨胀阀开度和变频压缩机频率,对不同频率、不同蒸发器出口过热度下压缩机电效率和容积效率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低频率时(25~35 Hz)压缩机电效率比高频率(40~60 Hz)时要高,而容积效率比高频率时要低。在不同工况下,不同压缩机频率的电效率和容积效率随蒸发器出口过热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当过热度处于4~6 K范围内时,压缩机性能最佳。 虞中旸 陶乐仁 王超 沈冰洁关键词:容积效率 变频压缩机 电子膨胀阀 排气温度 板式换热器换热特性及压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强化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压降特性,利用小型R32制冷系统,基于钎焊式板式换热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板式换热器出口制冷剂由过热到两相态时,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先急剧增大后缓慢降低,传热温差快速减小后缓慢降低,压降只有小幅度的变化;随着换热器的效能逐渐增大,平衡换热器效能和系统性能后,蒸发器出口干度接近1时,换热效果最好。研究可为强化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王超 陶乐仁 黄理浩 虞中旸 沈冰洁关键词:板式换热器 两相流 压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试验台的设计 被引量:6 2016年 由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容量随地域性和季节性变化较大,冷媒的质量流量调节范围较大,系统运行特性较为复杂,优化系统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试验台的搭建,可以对蒸发器风冷效率,压缩机压缩特性,电子膨胀阀开度等进行独立的研究,进而根据不同工况优化设置系统参数,提高系统制热COP。 王超 陶乐仁 申玲 虞中旸 沈冰洁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流量调节 系统参数 过热度振荡对变制冷剂流量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在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中,通常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尽可能小来提高蒸发器换热面积的利用率,但过热度过低会诱发制冷系统的振荡。本文分别对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在过热度振荡段和过热度稳定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等熵压缩效率的振荡幅度和振荡周期变化相似;(2)随着过热度的增大,系统制冷量和COP先缓慢减小。当过热度大于最小稳定过热度后,制冷量和COP的减小幅度变大;(3)当过热度增大时,压缩机容积效率在0-4 K范围内先大幅减小,后逐渐增加,在4-6 K时又逐渐减小,其在制冷量对应的最小稳定过热度附近具有最大值;(4)当系统过热度达到最小稳定过热度时,系统各项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压缩机排气温度与过热度几乎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排气温度与过热度的关系,将系统控制在最小稳定过热度处。 虞中旸 陶乐仁 王超 沈冰洁关键词:变制冷剂流量 过热度 振荡 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