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中甘草酸的含量被引量:4
- 2017年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药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以0.3%的氨水超声提取甘草酸,在Syncronis C_(18)色谱柱上,以55%乙腈(含0.2%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6 nm。甘草酸在1.5~5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检测限为0.019μg/mL,方法精密度RSD=0.08%(n=5)。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的优点。应用该方法测定了甘草和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含量。
- 翟紫怡刘方正王琳陈向明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甘草酸紫外检测
- 防风通圣颗粒对大鼠慢性荨麻疹模型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防风通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70、540、1 080 mg/kg)和左西替利嗪组(0.45 mg/kg),每组10只。腹腔注射卵白蛋白与氢氧化铝悬液的混合液制作大鼠慢性荨麻疹模型。初次免疫后第6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4天。给药结束后采集腹腔肥大细胞,中性红染色后立即镜检,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和抑制率。腹主动脉取血,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制备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IgE和IFN-γ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升高,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率增加,血清IgE含量增加,IFN-γ含量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防风通圣颗粒各剂量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降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率减少,血清IgE含量降低,IFN-γ含量增加(P<0.05)。结论防风通圣颗粒对卵白蛋白诱发的大鼠慢性荨麻疹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调节血清IgE和IFN-γ水平等有关。
- 王垣芳王琳赵峰李桂丹王春华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干扰素-Γ
- 佩特曲霉菌中1个新的色原酮类化合物
- 2017年
- 目的研究盐碱地来源的佩特曲霉菌在静置发酵条件下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目标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核磁共振谱、质谱、单晶X衍射等光谱方法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佩特曲霉菌的静置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甲基-2-乙酰基-7-羟基色原酮(1)、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2)、avellanine A(3)、avellanine B(4)、(E)-N-[2-(4-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5)、(Z)-N-[2-(4-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佩特曲霉菌中获得。化合物1~6对A549和HL-60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 康辉辉马丽英邵月华王新王琳刘为忠黄玉玲
- 关键词:色原酮次生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