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作品数:8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胰腺癌的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的概况 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丰富了中医辨证内容。本文梳理近十五年胰腺癌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总结肿瘤标志物、肠道微生物、基因表达、肿瘤微环境与胰腺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与中医证型阴虚存在关联性;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度与胰腺癌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并能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同中医证型的胰腺癌患者miR-21、miR-181a、miR-19b、miR-122等基因存在差异性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关联性;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微环境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增殖活性的变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浸润情况、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等的表达量均存在相关性。同时本文对客观指标与胰腺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做出述评。 黄蓉 张培彤 王菁 李凤杰 何潇 徐可关键词:胰腺癌 中医证型 微观辨证 刘喜明辨治支原体肺炎验案2则 被引量:1 2010年 王朋倩 吴欣芳 朱晓云 王菁 韩曼 刘喜明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中医药辨治胰腺癌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3年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医药辨治胰腺癌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自2003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发表的中医药辨治胰腺癌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绘制所纳入文献年发文量折线图,并利用CiteSpace 6.1.R3软件绘制中医药辨治胰腺癌知识图谱。结果近20年间中医药辨治胰腺癌文献发文量稳步上升。作者刘鲁明发文量最多(53篇),形成6个作者合作团队;研究机构复旦大学及其附属肿瘤医院处于领先地位;疾病、治疗、疗效评价、实验研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数据挖掘”“临床经验”“网络药理学”为前沿热点。结论近年来中医药辨治胰腺癌的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未来应加强团队间跨地区交流合作、开展多中心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推进中医药辨治胰腺癌的研究进程。 张铮 张培彤 郭秀伟 王菁 王菁 孙哲拯 缪锐 张若琪关键词:胰腺癌 中医药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健运中州法治疗胰腺黏液性囊腺癌术后伴多部位转移1例 被引量:1 2024年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pancreatic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是由卵巢型基质和产生黏液的柱状上皮组成的胰腺囊性肿瘤,不与胰腺管相通,属于罕见胰腺疾病[1-2]。MCN具有恶变倾向,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C)可能通过同源的MCN恶变转化而形成。由于MCC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不多,致使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本文对从脾论治1例MCC术后伴脾、肠周脂肪组织转移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张铮 张培彤 缪锐 王菁 王宝泉 孙哲拯 张若琪关键词:脾转移 从脾论治 从血小板探讨血瘀证与肿瘤化疗耐药的关系及活血法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023年 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与肿瘤微环境相互影响,其中血小板在微环境中与各种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导致耐药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化疗后患者血瘀证加重,而虚、寒、毒致瘀可能是导致化疗耐药的机制。现以血小板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血瘀证与肿瘤化疗耐药的关系,阐述活血法降低耐药的发生机制,为活血类中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何杰 刘槟 王菁 王菁 花宝金关键词:化疗耐药 血小板 血瘀证 肿瘤 微环境 活血法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究中药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关于中药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文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规律,筛选核心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1)共纳入62篇文献,包含62个处方、153味中药;(2)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中药依次是黄芪、白术、甘草、当归、茯苓、党参、熟地黄、白芍、女贞子、鸡血藤,以补虚药为主,补气药最多,补血药次之,主要归于脾、肺、肾三经,以甘、苦、辛味居多,药性多温、平;(3)筛选得到核心药对为“黄芪-白术”,其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成分作用于PTGS2、NOS3、MAPK14、RELA、GSK3B等疾病靶点,调控PI3K-Akt、MAPK、TNF、IL-17等信号通路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发挥造血功能。结论中药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以补益脾肺为核心,以补气、补血为主,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道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发挥作用。 王璐瑶 张培彤 林月洁 罗钺 黄蓉 王菁关键词:肺癌 化疗 骨髓抑制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晚期胰腺癌不同中医证型及中药干预时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的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不同证型及接受不同中药干预时间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136例接受中药治疗≥3个月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多发远处转移、西医治疗方法、中医诊疗信息、生存时间等,使用乘积极限法(KM)进行分析,计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判定,归纳出主要单证分型和复合证型,比较不同复合证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再根据患者中药治疗时间分为中药治疗≥6个月组和中药治疗<6个月组,以中药干预是否超过6个月为分组变量,匹配变量为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多发远处转移、手术、化疗、放疗,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结果136例患者主要单证分型位居前5位的是脾气虚证、肝血瘀证、肝气滞证、脾湿证、肝热证,主要复合证型为肝郁脾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血瘀证、肝郁气滞脾虚证、脾胃阳虚血瘀证、脾虚湿热内蕴证。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前和匹配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47(7.70,17.10)月和13.77(8.83,17.20)月,且中药治疗≥6个月组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中药治疗<6个月组(P<0.05)。匹配前,136例患者中脾虚湿热内蕴证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最长为16.23(14.17,19.40)月,脾胃阳虚血瘀证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最短为7.33(5.80,12.83)月;中药治疗≥6个月组肝郁脾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血瘀证和脾胃阳虚血瘀证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中药治疗<6个月组(P<0.05)。匹配后,108例患者中脾虚湿热内蕴证中位生存时间最长为15.23(7.67,18.27)月,脾胃阳虚血瘀证中位生存时间最短为8.80(6.90,16.17)月;中药治疗≥6个月组肝胆湿热血瘀证和脾胃阳虚血瘀证中位生存时间� 王菁 王菁 刘槟 张若琪 缪锐 郭秀伟 郭秀伟关键词:胰腺癌 中医证型 中医药治疗 基于气络学说探讨活血法在调控肿瘤免疫、抗肿瘤转移中的应用 2024年 基于气络学说探讨活血法在调控肿瘤免疫中的应用,为中医药调控肿瘤免疫、抗肿瘤转移提供思路与方法。认为气络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气络相当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网络,包括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等。结合气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提出气络为病的病机为气络失司、瘀血阻滞,气络虚滞是发生肿瘤免疫抑制、促肿瘤转移的基础,气络郁滞是发生肿瘤免疫抑制、促肿瘤转移的条件。针对气络失司致肿瘤免疫抑制的病机,提出活血法调节气络以调控肿瘤免疫的治疗原则为“以通为用,以平为期”,治疗关键在于调衡气络、通络祛瘀。 王菁 王菁 张培彤 张若琪 何杰关键词:肿瘤转移 免疫抑制 气络 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