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提高316LN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316LN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不锈钢制备领域,该方法通过将厚度为40~60mm的316LN奥氏体不锈钢坯料热轧至4~5mm厚的板材,再通过冷轧—退火工艺处理,制备了屈服强度为450~600...
- 万响亮许德明胡丞杨李光强徐光吴开明肖然郭世琛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热轧淬火配分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在淬火至马氏...
- 杨庚蔚黄启豪徐耀文赵振洋许德明肖欢
- 一种含有元素铋无取向硅钢极薄带及制备方法
- 一种含有元素铋无取向硅钢极薄带,其原料组成及wt%为,铋0.005~0.05wt%,硅2~4wt%,其余为铁及少量不可避免杂质;制备方法:以纯度、高纯硅和金属铋为原料经在1480~1650℃内熔融后浇铸成母合金铸锭;采用...
- 鲍思前程远遥胡家瑞常佳琦刘晨许德明郭锐张建杨旭康筱龙
- 冷轧退火工艺对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塑性及冷加工能力,因而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其较低的屈服强度限制了其作为结构件的应用。因此,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低碳发展的要求,开发高强度高塑性奥氏体不锈钢成为了必然选择。目前,奥...
- 许德明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工艺退火处理晶粒细化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316LN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316LN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不锈钢制备领域,该方法通过将厚度为40~60mm的316LN奥氏体不锈钢坯料热轧至4~5mm厚的板材,再通过冷轧—退火工艺处理,制备了屈服强度为450~600...
- 万响亮许德明胡丞杨李光强徐光吴开明肖然郭世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母合金熔体的净化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母合金熔体的净化剂,其原料组成及wt%:氧化钙45~55wt%、氧化硅25~35wt%、氧化铝15~18wt%,镧或铈或两者例混合物3~5wt%;制备方法:原料称量;先将称量的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混合...
- 鲍思前胡家瑞程远遥常佳琦刘晨许德明郭锐张建杨旭康筱龙
- 奥氏体化温度对Si-Mn钢热轧板淬火-配分处理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分析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热轧板制备的淬火-配分(Q&P)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奥氏体化温度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制备Q&P Si-Mn钢中的铁素体呈带状和块状2种形貌,铁素体形貌会影响相邻区域残余奥氏体形貌,其中带状铁素体相邻区域残余奥氏体以薄带状为主,块状铁素体相邻区域残余奥氏体以块状为主。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下降,对应的Q&P Si-Mn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延伸率及强塑积均逐渐下降。在810℃奥氏体化后,热轧板制备的Q&P Si-Mn钢强塑积达到28.36 GPa·%,相较于工业生产采用冷轧板制备的980 MPa级Q&P Si-Mn钢,强塑积提高了约36%。热轧板制备Q&P Si-Mn钢具有更高的强塑积与其组织中不同形貌铁素体能调控相邻区域残余奥氏体形貌及稳定性相关。
- 程远遥赵刚赵刚毛新平许德明
- 关键词:铁素体奥氏体化温度强塑积
- 一种基于平面流铸技术制备无取向硅钢极薄带的方法
- 一种基于平面流铸制技术制备无取向硅钢极薄带的方法:以纯铁和高纯硅为原料,在1480~1650℃内熔融后浇铸成母合金铸锭;采用平面流铸制备无取向硅钢极薄带;进行平整;涂覆绝缘层并缠绕成卷,在气体保护下退火,经保温后随炉冷却...
- 鲍思前程远遥刘晨胡家瑞常佳琦许德明郭锐杨旭康筱龙
- 一种提高301LN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301LN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不锈钢制备领域。本方法通过将40~60mm厚的301LN奥氏体不锈钢坯料热轧至4~5mm厚的板材,再通过冷轧—退火工艺处理,制备了屈服强度为700~1000M...
- 万响亮胡丞杨许德明李光强徐光吴开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热轧在线一步法淬火配分生产QP980钢的方法
- 一种热轧在线一步法淬火配分生产QP980钢的方法,涉及一种生产QP980钢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QP980钢的塑性低且生产流程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热轧与一步法淬火配分工艺相结合,减少了冷轧过程,极大地...
- 徐耀文吴宪忠杨庚蔚许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