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金山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太阳能
  • 2篇教育
  • 2篇镜面
  • 2篇课程
  • 2篇课程建设
  • 2篇教学改革
  • 2篇感器
  • 2篇高等教育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传感器与检测...
  • 1篇单应性
  • 1篇单应性矩阵
  • 1篇调校
  • 1篇调校方法
  • 1篇虚拟实验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斯特林
  • 1篇自适

机构

  • 6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衢州学院

作者

  • 6篇许金山
  • 3篇李松
  • 2篇徐新黎
  • 1篇王涌
  • 1篇雷艳静
  • 1篇陈胜勇
  • 1篇程徐
  • 1篇帅永辉
  • 1篇王一江
  • 1篇杨曦
  • 1篇侯向辉

传媒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建设探索
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CDIO工程教学模式理念,结合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探索,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
徐新黎许金山姜娓娓
关键词:高等教育《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单应性矩阵自适应估计方法被引量:12
2016年
如何从初始匹配点集中估计出精确的单应性矩阵,有效地剔除误匹配,一直以来都是视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际相关技术应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将特征点对相似度概念应用于LMed S的样本选取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应性矩阵自适应的估计方法。区别于传统LMeds方法从无序匹配点集中随机选取样本的过程,该方法首先以点对间的相似度对整个初始匹配点进行降序排列,然后从前往后依次选取样本。实验结果表明,与LMed S相比,该方法估计出的单应性矩阵更精确、鲁棒,效率更高(得到最佳模型所需的迭代次数仅约为LMed S的1/5),同时弥补了RANSAC及其改进方法需预先设置距离偏差阈值的不足。
许金山王一江程徐李松陈胜勇
关键词:单应性矩阵相似度自适应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抛物面型聚光系统的自动调校方法
2017年
利用单块镜面的等腰三角支撑结构,从数学模型出发,分析镜面支撑杆的长度变化与接收屏上光斑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支杆的运动和反射光斑运动有近似线性关系。当支撑杆P1和P2等量相对和相向运动时,光斑在接收屏上的轨迹是两条近似相互垂直的直线,由此光斑在屏上的任意位置可通过这两个方向的运动组合得以实现。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此算法设计成一套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闭环自动调光系统并将其用于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与传统的"Color Look-Back"和"AIMFAST"方法相比,新系统不但保持了传统方法的优点,并且在场地限制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许金山李松帅永辉万斌
关键词:太阳能闭环系统
体验虚拟实验,激发创新动力
实验教学是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的桥梁,充分重视和有效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实验效果,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虚拟实验可以进一步改善实验空间环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发展现代实验教育理念,提...
王涌许金山杨曦雷艳静
关键词:高等教育虚拟实验教学策略
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建设探索被引量:11
2019年
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CDIO工程教学模式理念,结合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探索,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徐新黎许金山姜娓娓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工程应用
基于Soltrace的聚光碟面反射目标靶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以Soltrace为基础,利用该软件的三坐标系统对碟式聚光单元进行建模,结合其光线追踪技术,给出可用于指导镜面精确安装调节以实现太阳光高效均匀汇聚的调光目标靶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结合碟式聚光系统及其接收器的机械结构,在保证汇聚光完全通过热接收器入口的前提下,在发动机热头处获得能量集中且均匀分布的光斑。以此目标靶为基础的碟式聚光系统的安装调节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许金山李松黄振军梁伟青侯向辉刘洪海
关键词:太阳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