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轩
-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53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评估脾脏大小方法探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在多层螺旋CT条件下对CT诊断脾大小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探索准确且简便评估脾大小的方法。方法应用64层CT的3种不同的三维重组技术(0.625mm ADDSTRUCTURE法、0.625mmPRINT法、5mmPRINT法)测量101例成人脾的体积,结果行Kruskal-Wallis检验;测量脾厚径、脾长径、脾上下径,计算脾指数,计数肋单元;分别行"正常体积"脾各径线、肋单元数、脾指数与脾体积的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异常体积"脾肋单元数、各径线及脾指数位于"正常体积"脾肋单元数、各径线及脾指数全距内外百分比。结果0.625mm ADDSTRUCTURE法、0.625mm PRINT法和5mm PRINT法所测得脾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积"脾的肋单元数、脾厚径、脾长径、脾上下径、脾指数与0.625mm PRINT法测得脾体积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13、0.572、0.696、0.766、0.923,"异常体积"脾肋单元数、脾厚径、脾长径、脾上下径、脾指数位于"正常体积"脾全距内百分比分别为89.3%、96.4%、57.1%、46.4%、28.6%。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的三维重组技术测量脾体积可适当地评估脾脏大小,其中5mmPRINT重组技术测量脾体积可兼顾准确性及简便性。
- 陈鸿轩刘斌吴兴旺王万勤
- DR成像系统非优质图像的原因分析及图像质量控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成像系统各环节产生非优质图像的成像因素及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DR片的质量优劣及各成像环节造成乙级片和废片的具体因素并加以控制。结果各成像环节过程中人为因素或设备故障是造成高乙片率和废片率的主要原因。合理控制这些因素是得到优质图像的保证,熟练掌握各设备的功能、特点及充分发挥计算机后处理的优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做到设备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投照技能熟悉化及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熟练运用,完全可以使数字图像及照片完全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 戴志龙芦中庆刘咏陈鸿轩吴瑾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上可疑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同时在工作站上作3D及MPR影像后处理,16例患者CT扫描前均采用X线片检查。并就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16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中,X线平片漏诊10例,可疑诊断6例,螺旋CT均予以诊断。3D影像可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立体形态;MPR影像则可明确显示胫骨平台内部的骨质损伤情况如骨折的具体部位、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骨折移位距离。结论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当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片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时应及时行CT检查。
- 戴志龙芦中庆侯建明吴瑾陈鸿轩葛明涛刘咏
- 关键词:后处理技术隐匿性骨折影像后处理行扫描骨折移位MPR
- 新型野战X线车使用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探讨被引量:15
- 2008年
- 通过对XCY2002-1/200新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日常使用情况分析,介绍了该车的性能优势。针对该车系统使用后暴露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建议,力求发挥其对卫勤保障作用的最大效能。
- 戴志龙芦中庆陈鸿轩刘昕侯建明方小龙
- 关键词:平战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