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阻率
  • 2篇地表电位
  • 2篇冻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电阻率
  • 2篇土壤结构
  • 2篇青藏
  • 1篇电压
  • 1篇冻土环境
  • 1篇人体安全
  • 1篇青藏高原
  • 1篇模型反演
  • 1篇接触电压
  • 1篇跨步电压
  • 1篇季节性冻土
  • 1篇反演
  • 1篇CDEGS

机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国网四川省电...

作者

  • 4篇曹晓斌
  • 4篇马力
  • 2篇詹旻
  • 2篇杨峰
  • 2篇罗琛
  • 1篇苟旭丹
  • 1篇张大鹏

传媒

  • 2篇通讯世界(下...
  • 1篇高压电器
  • 1篇电工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季节性冻土环境下电流对人体安全的影响研究
2016年
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大部分地区是季节性冻土区域,冬季土壤冻结之后,土壤电阻率非常高,导致接地系统周边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上升,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了研究季节性冻土对人员安全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季节性冻土的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冻土厚度与电阻率下通过人体的电流,分析了土壤冻结前后及冻土深度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发现土壤冻结前的土壤电阻率对人体安全影响较少,主要是冻土电阻率与深度影响人身安全,并给出达到人体安全极限电流时不同土壤电阻率下的冻土深度,当冻土超过该深度时,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将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罗琛詹旻杨峰张大鹏马力曹晓斌
关键词:青藏冻土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接地测量中电极间距选取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在土壤电阻率测量中,地表电位是土壤内部结构的一种外在体现。为了得到接地测量结果对各层土壤特性的反映情况,文中以均匀土壤和水平双层土壤的地表电位分布为例探索土壤内部结构与地表电位的关系。对均匀土壤和水平双层土壤的地表电位计算公式进行理论分析与推导,发现地表电位经过处理后可以排除测量电流与电极间距的影响,提出了地表视在电阻率分布系数的概念,并利用仿真数据对均匀土壤和水平双层土壤的分布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利用分布系数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土壤分界面反射系数、厚度等参数,为接地测量中电极间距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曹晓斌郭璊姚石伟马力姜树兵
关键词:土壤结构地表电位土壤电阻率
接地测量与土壤模型反演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解决土壤电阻率测量过程中不利地形以及障碍物影响的问题,同时提高土壤模型对深层土壤电阻率的反映能力,本文分别利用Wenner法和电压极任意布置法的测量结果反演土壤模型。对于Wenner法,研究发现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反演结果越来越可靠;电压极任意布置法的测量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特定深度的土壤视在电阻率。结合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误差为9%的准确模型。
曹晓斌郭璊姚石伟姜树兵马力
关键词:土壤结构地表电位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结构及电阻率的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我国高纬度以及高海拔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冻土,冻土冻结后,土壤电阻率显著增加,过高的土壤电阻率会使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值升高,威胁现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对季节性冻土的结构以及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给高原季节性冻土地区地网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题,本文通过实地测量,得到了理塘地区冻土电阻率的数据,利用CDEGS反演出当地土壤结构模型,发现但到了松紧不同深度不同温度的冻土层内部差异很大,冻土的电阻率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受日照的影响非常大,一天之中冻土的厚度在不断变化,电阻率也在变化。
罗琛苟旭丹詹旻杨峰蔡刚林马力曹晓斌
关键词:CDEGS季节性冻土土壤电阻率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