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薇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动结式
  • 2篇结式
  • 1篇语式
  • 1篇语用预设
  • 1篇元结构
  • 1篇题元
  • 1篇题元角色
  • 1篇主语
  • 1篇论元
  • 1篇论元结构
  • 1篇句法
  • 1篇句法推导
  • 1篇兼语
  • 1篇兼语式
  • 1篇共时
  • 1篇共时研究
  • 1篇构式
  • 1篇汉语
  • 1篇汉语动结式
  • 1篇NP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魏薇
  • 2篇熊学亮
  • 1篇周凌
  • 1篇黄志芳

传媒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汉语动结式共时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7年
汉语动结式因其语义关系和句法表现复杂多样而备受关注,对汉语动结式的共时研究主要从配价方式、句法和语义等角度来分析汉语动结式的论元结构映射及其动结式分类等。前人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研究角度过于单一、分类不够统一、汉语独有动结式研究不够、多语种对比研究不够等。
魏薇黄志芳
关键词:汉语动结式共时研究论元结构
倒置动结式的致使性透视被引量:22
2014年
本文以英语动结式为参照点,从致使关系的角度对汉语倒置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研究,认为该构式的致使义有词汇致使和构式致使两种情况,构式致使又可按动词的及物性分为及物致使与不及物致使,及物致使句中致事的语义允准条件具有[致R性]特征,不及物致使句中的致使来自构式的[致V性]特征,与主语的语义关系是间接的。
熊学亮魏薇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被引量:6
2014年
英语动结式和很多汉语动结式的补语一般与宾语发生关系,可是汉语"NP V累了NP"构式却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其补语具有"过度"、"厌倦"等涵义,且当动词的宾语在常识上又被动词蕴含时,此类动结式的补语仅与主语发生语义关系。当补语不被当成蕴含,且宾语也具有[生命]的特征时,该动结式的补语语义趋向解读就会产生歧义。当有数量词限制具有[生命]的特征的宾语时,补语的主语解读消失。光从纯句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情况显得乏力,本文引入句法、语义、语用的因素来综合考察此类现象,认为界定此类动结式中宾语的影子性和信息性,可以更好地确认该动结式中补语的解读归属。
熊学亮魏薇
关键词:动结式主语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汉语学界对兼语式的研究,从早期的存废之争,到对兼语式的分类,兼语动词的分类和兼语的语义特点,以及近期的认知语言学角度的研究及兼语的双重题元角色的句法推导。本文从语义关系、英汉对比、认知和句法推导四个方面对兼语式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综述,研究发现,兼语式已得到认可,其语义分类应统一标准,从句法推导及认知语言学方向对兼语式进行研究是以后研究的方向,以期找出一个对各类兼语式更统一的解释。
魏薇
关键词:兼语式兼语句法推导
语用预设的双向研究——PPP,IPP和UPP被引量:3
2009年
文章的研究是基于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双向研究,研究了发话人的初始语用预设(PPP),并且着力于探讨了PPP在传到受话者时的两种变体:可识别的语用预设(IPP)和不可识别的语用预设(UPP)。同时文章还分别讨论了这两种预设的语用效果,PPP产生的原因及UPP向IPP转变的机制。
魏薇周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