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鹏飞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肩袖
  • 3篇关节镜
  • 2篇肱二头肌
  • 2篇肱二头肌长头
  • 2篇肱二头肌长头...
  • 2篇疗效
  • 2篇锚钉
  • 2篇肩袖撕裂
  • 2篇长头
  • 1篇修复术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置换术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陶瓷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5篇阜阳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付鹏飞
  • 3篇郭标
  • 3篇马炜
  • 2篇崔红林
  • 2篇干阜生
  • 2篇王宏亮
  • 2篇杨东强
  • 1篇于海洋
  • 1篇李立
  • 1篇崔西龙
  • 1篇董磊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1-24个月。末次随访X线检查显示:掌倾角8°-16°(13.2°±4.1°),尺偏角20°-29°(24.7°±5.1°)。腕关节活动度:背伸32°-50°(38.11°±16.01°),掌屈38°-59°(45.62°±12.67°),桡偏12°-17°(14.05°±4.23°),尺偏20°-28°(24.76°±6.34°)。按Dienst标准评价:优10例,良4例,可1例。1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复位满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王宏亮干阜生李立崔西龙付鹏飞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经皮穿针固定
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IMRCT)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IMR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4~74岁[(62.6±7.3)岁]。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肩肱距离(AHD)、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功能评分和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行肩关节MRI评估重建上肩关节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完整性。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39个月[16(13,36)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VAS、AHD、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功能评分分别为2(2,3)分、(9.1±1.1)mm、(56.1±5.4)分、(19.7±2.8)分,均较术前改善[6(5,7)分、(5.1±1.2)mm、(37.9±2.2)分、(11.8±1.2)分](P<0.05)。末次随访时,VAS、AHD、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功能评分分别为0(0,1)分、(8.4±0.9)mm、(83.6±3.8)分、(28.2±2.3)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VAS和AHD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stant⁃Murley评分、UCLA功能评分均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改善(P<0.05)。术后6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34.6±13.5)°、(124.6±18.6)°、45(40,50)°,均较术前改善[(63.2±36.1)°、(65.0±23.1)°、30(20,40)°](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44.1±12.6)°、(139.6±15.4)°、60(45,65)°,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RI显示10例患者重建上关节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完整。术后1年1例出现大结节吸收,1例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
冀云聪许健康运康毕文智马炜杨东强崔红林付鹏飞刘一军田进翔郭标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关节囊阔筋膜
Ellman Ⅲ级肩袖滑囊侧部分撕裂关节镜下修复术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关节侧肩袖组织通过单排技术修复EllmanⅢ级肩袖滑囊侧部分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例EllmanⅢ级肩袖滑囊侧撕裂,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单排缝合,其中17例保留关节侧肩袖组织进行修复(A组),14例将部分撕裂转为全层后进行修复(B组)。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的患肩VAS疼痛评分、主动活动度、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MRI结果的差异。结果:31例患者中,25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A组14人,平均随访16.29(12~25)个月,B组11人,平均随访15.37(12~27)个月。两组患者间术前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各方向主动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A组和B组的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50±1.16分和6.63±1.80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86±0.57分(P<0.05)和0.91±0.63分(P<0.05)。A组和B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5.21±6.40分和54.37±6.3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6.58±4.85分(P<0.05)和85.73±5.36分(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RI检查均无再撕裂发生。结论:对于EllmanⅢ级肩袖滑囊侧部分撕裂,保留关节侧肩袖组织或转为全层后单排缝合修复均可显著改善患肩各项指标,两种术式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郭标于海洋许健马炜杨东强崔红林付鹏飞
关键词:关节镜锚钉
第四代纳米复合陶瓷假体治疗股骨头坏死近中期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采用第四代纳米复合陶瓷假体治疗近中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股骨头坏死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后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并采用第四代纳米复合陶瓷假体。统计本组患者手术情况,并于术后随访2~3年,髋关节功能恢复评估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35例患者手术时间55~260 min,平均(125.68±57.20)min;术中出血量200~1 400 ml,平均(540.62±352.34)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明显早期并发症,如假体周围骨折、血栓栓塞形成、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假体脱位和感染等情况。随访24~46个月,平均(35.53±7.41)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异位骨化、透亮影及骨质溶解、假体松动等情况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35/35);末次随访Harris总评分(91.28±6.34)分较治疗前(50.68±3.67)显著提高(P<0.05),BI、SF-36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2例术后出现患肢肿胀,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第四代纳米复合陶瓷假体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活动,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
王宏亮董磊付鹏飞干阜生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功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联合经结节间沟改良锚钉缝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合并肩袖损伤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联合经肱骨大小结节间沟改良锚钉缝合固定技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LHBT)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1例LHBT合并肩袖损伤患者.记录患者在术前及治疗后18个月的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系统(ASES)评分,观察其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及上臂形态变化.结果31例LHBT合并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过程均顺利.与术前比较,术后18个月31例患者的VAS评分降低,Constant-Murley功能、ASES评分均升高,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包括外展上举、前屈上举、90°外展位外旋及内旋)均有所改善(P均<0.05).术后3例(10%)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肩关节粘连、1例患者上臂出现Popeye畸形,无出现感染、肩袖再撕裂患者.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复联合经结节间沟改良锚钉缝合固定LHBT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良好.
付鹏飞郭标许健马炜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