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倩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图像分类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极化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1篇多尺度
  • 1篇压缩感知
  • 1篇实验教学
  • 1篇数字图像
  • 1篇数字图像处理
  • 1篇图像分类算法
  • 1篇课程
  • 1篇课程实验
  • 1篇课程实验教学
  • 1篇基于多尺度
  • 1篇极化SAR
  • 1篇极化干涉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何楚
  • 3篇冯倩
  • 2篇徐新
  • 1篇张宇
  • 1篇曹华伟
  • 1篇杨芳
  • 1篇刘明
  • 1篇邓新萍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计算机教育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设计被引量:12
2011年
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在分析其课程教学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教学理念,文章介绍综合多层项目教学法的设计,以及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的实践。结果显示,该方法结合武汉大学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改项目的实践获得较好效果。
何楚冯倩杨芳曹华伟徐新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过程FPGASIMULINK
基于多尺度压缩感知金字塔的极化干涉SAR图像分类被引量:15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尺度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金字塔的分类方法,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分类.首先通过原始图像上的小波平滑和特征提取构建多尺度极化干涉特征空间,然后利用压缩感知提取每一个尺度上图像子块的观测域特征并在数据域重建稀疏特征,最后组合多尺度的稀疏特征生成最终用于分类的多尺度金字塔表达.针对稀疏编码和一般金字塔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和多尺度金字塔的方法,利用观测矩阵降低特征维数的优势的同时,对SAR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行不同尺度的分析.在国内首批极化干涉SAR数据上的实验证明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
何楚刘明冯倩邓新萍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压缩感知
结合产生式模型和RCC方法的极化SAR图像分类算法
2013年
为了充分利用图像中的上下文信息对空间关系进行推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产生式模型和区域连接演算(Region Connection Calculus,RCC)的新模型———GM-RCC模型(Generative Model based on RCC),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分类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图像金字塔将一幅SAR图像过分割成多尺度的超像素,然后利用层次RCC模型对这些超像素的空间关系进行描述,其中RCC关系的学习和推理都是在产生式模型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模型的推理过程中采用了迭代策略以获得更加精细的分类结果.实验选用了极化特征及其他典型特征,并在SAR图像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张宇何楚冯倩徐新
关键词:图像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极化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