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施羽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微乳液析相光度法测定水中钴
- 2017年
- 建立了以OP乳化剂,正丁醇、正庚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介质萃取测定重金属钴的新方法。在pH为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与钴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微乳液析相后,可显著提高灵敏度。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88 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达3.75×105L·mol-1·cm-1。钴离子浓度在0.008~0.4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RSD为0.50%,检出限为1.66×10-4mg/L。本方法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精密度高,常见共存成分对测定无干扰。方法用于地表水、污水中Co^(2+)测定,加标回收率介于98%~10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 余萍刘施羽申孟月
- 关键词:钴微乳液
- 改进溶液燃烧法制备Fe3+掺杂Bi24O31Cl10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2020年
- 采用改进溶液燃烧法,以硝酸铋、柠檬酸、氯化铵和硝酸铁为原材料制备Fe-Bi24O31Cl10光催化物质,并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RhB评价Fe^3+掺杂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XPS,UV-vis,SEM,HTEM,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Fe^3+掺杂量对Bi24O31Cl10的物相、元素价态、光吸收性能、微观形貌以及颗粒分布、晶面间距、化学结构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Fe^3+未改变Bi24O31Cl10的物相,片状形貌,但其片状大小明显变小且厚度变薄,光吸收性能增强,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下降,与纯Bi24O31Cl10相比,Fe^3+掺杂能显著提高Bi24O31Cl10的光催化活性,当Fe^3+掺杂量为0.5%(摩尔分数)时,对Bi24O31Cl10的光催化性能促进最高,在可见光下光照50 min,对RhB的脱色率可达75%,较纯Bi24O31Cl10提高了44%。
- 余萍刘施羽王敏付蕊
- 关键词:RHB光催化
- 表面活性剂对品红-亚硫酸钠测定甲醛的影响与讨论被引量:1
- 2016年
- 讨论比较了OP乳化剂对品红-Na2SO3测定甲醛的最佳条件,建立了甲醛测定的新方法。在同浓度的甲醛溶液中,加入品红-Na2SO3显色剂后,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增敏效果。确定OP乳化剂为最佳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增敏作用,提高了摩尔吸光系数,缩短了反应时间,较好地解决了显色体系易褪色的问题,回归曲线方程为y=0.02188x+0.01133,相关系数r为0.9992,与乙酰丙酮和酚试剂等传统方法进行测定比较,RSD 1.1%-2.6%,加标回收率96%-103%,结果令人满意。
- 高文皓余萍郭鹏瑶刘施羽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
- 水热法制备V^(5+)掺杂钼酸铋光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 2018年
- 以硝酸铋和钼酸铵为反应原料,V2O5为掺杂源,采用水热法制备V5+掺杂钼酸铋光催化剂,并通过在可见光下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溶液,评价V5+掺杂对钼酸铋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光致发光(PL)表征手段来考察掺杂量对钼酸铋物相、晶貌尺寸、结晶度、光吸收性能、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V5+未改变钼酸铋的片状形貌,但其片状尺寸明显变小且厚度变薄,光吸收性能增强,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下降;与纯钼酸铋相比,V5+掺杂能显著提高钼酸铋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光照50min后,1. 0%V5+掺杂的效果最好,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可达73%,较之纯钼酸铋提高了21%。
- 余萍付蕊唐红阳刘施羽王敏
- 关键词:光催化罗丹明B
- 半胱氨酸-银体系测定水中银离子
- 2018年
- 建立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表面活性剂、四硼酸钠作为缓冲溶液,L-半胱氨酸在常温下与水中的Ag^+进行反应并测定紫外吸光度的方法。确定半胱氨酸-银法测定水中Ag^+浓度的最佳条件:L-半胱氨酸浓度0.8mmol·L^(-1)、SDS浓度为4%、最佳pH值为7.2、最佳反应时间为30min。此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可在常温下进行,并且温度的变化对此体系不造成影响。
- 刘施羽余萍
- 关键词:银离子分光光度法
- 水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被引量:1
- 2018年
-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新方法。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亚硫酸钠产生化学发光,DMF对该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增强作用,化学发光的强度与DMF的质量浓度在0.8~10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DMF,检出限为0.418mg/L;对55.0mg/L DM F进行连续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0%;该方法用于水体中DMF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结果令人满意。通过对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探讨了发光机理。
- 余萍高凤刘施羽刘施羽
- 关键词:N,N-二甲基甲酰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高锰酸钾亚硫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