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杰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石市夏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解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通过采集典型矿区城市——黄石市新老城区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样品,并采用热解吸-气质联用法对黄石市夏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石市老城区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新城区;在新、老城区大气PM10和PM2.5中PAHs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6.037~10.691 ng/m3、12.132~18.440 ng/m3和5.685~10.145 ng/m3、9.314~15.998 ng/m3;新、老城区大气颗粒物中低分子量PAHs含量较低,3环化合物呈相对优势分布,表明以石油源输入为主的来源特征,对比4环及其以上高分子量PAHs含量发现,老城区有明显的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来源特征.
- 张勇刘浩张家泉周俊杰徐红梅郑敬茹姚瑞珍肖文胜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 黄石城区夏季大气微细颗粒物中正构烷烃污染状况及源解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典型矿区城市黄石市新老城区大气微细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样品采集,并利用热解吸-气质联用法分析其正构烷烃(n-alkane)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老城区大气微细颗粒物中n-alkane的含量明显高于新城区,且都为双峰型分布。通过对n-alkane的碳优势指数(CPI值)、主碳峰数(Cmax)和植物蜡参数(%WaxC)进行判断,可发现黄石城区大气微细颗粒物中n-al-kane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间或受到陆源高等植物蜡质等生物源的影响。
- 刘浩张勇张家泉周俊杰卢松炯汪迎萍郑敬茹赵旭德
- 关键词:正构烷烃污染特征源解析
- 黄石城区夏季昼间大气TSP/PM_(10)/PM_(2.5)污染水平及相关性被引量:6
- 2012年
- 于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18日昼间,对黄石城区6个点位TSP和2个点位的PM10、PM2.5进行了采样分析,并探讨了TSP、PM10、PM2.5浓度之间及与主要气象因素(相对湿度、风速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石城区TSP、PM10、PM2.5昼间浓度范围分别为:113.17~335.64μg/m3,125.33~197.97μg/m3,67.80~133.55μg/m3;对比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日均值,黄石城区TSP、PM10和PM2.5的超标率分别为16.67%,50.00%和50.00%。城区TSP浓度分布顺序:黄石市大桥局>磁湖剧院>黄石十中>李家坊>湖北理工学院>人民广场;黄石十中PM10和PM2.5昼间浓度均比人民广场要高。通过对TSP与PM10、PM2.5作相关性分析并做t检验,发现TSP与PM10、PM2.5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 刘浩张家泉周俊杰张勇明林林娄湘蜀卢松炯赵旭德
- 关键词:TSPPM10PM2.5污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