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宏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机器人
  • 3篇船舶
  • 2篇激光
  • 2篇焊缝
  • 2篇合金
  • 2篇仿真
  • 1篇电弧
  • 1篇电能
  • 1篇电能变换
  • 1篇调度
  • 1篇调度方法
  • 1篇调度问题
  • 1篇多关节
  • 1篇多关节机器人
  • 1篇新能源
  • 1篇旋向
  • 1篇遗传算法
  • 1篇移相
  • 1篇移相控制
  • 1篇蚁群

机构

  • 17篇江苏自动化研...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4篇北京石油化工...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船舶集团...

作者

  • 17篇孙宏伟
  • 4篇朱加雷
  • 3篇廖良闯
  • 2篇朱海华
  • 2篇袁明新
  • 2篇杨志东
  • 2篇唐敦兵
  • 2篇方臣富
  • 1篇焦向东
  • 1篇周方明
  • 1篇李武华
  • 1篇申燚
  • 1篇徐大林
  • 1篇张泽群
  • 1篇肖建国
  • 1篇曹荣祥
  • 1篇牛洁茹
  • 1篇宋鑫

传媒

  • 3篇Transa...
  • 2篇焊接学报
  • 2篇焊接
  • 2篇船舶工程
  • 2篇电焊机
  • 1篇矿山机械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指挥控制与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热处理对S32101修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激光填丝焊方式对S32101双相不锈钢板进行增材修复,在激光功率为5 kW,光斑直径5 mm,焊接速度为8 mm/s,送丝速度为260 cm/min,保护气流量为30 L/min的工艺参数下得到成形良好的焊缝。用不同功率的激光对修复区进行焊后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功率下激光热处理对修复区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热处理后修复区的奥氏体晶粒明显细化,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修复区显微硬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母材;当热处理激光功率在0~3 kW时,其抗拉强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逐渐提高,到达4 kW时,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修复区拉伸断口均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通过测量修复区的TAFEL极化曲线,发现激光热处理后修复区的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表明激光热处理后修复区的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提高。
宋旷达孙宏伟杜娴朱加雷张本顺刘超焦向东
关键词:激光焊激光热处理
船舶弧线焊缝跟踪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2022年
在大型舰船舱体、甲板、船身的焊接中存在着大量的复杂弧线焊缝,实现对弧线焊缝的自动跟踪是船舶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弧线焊缝跟踪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本文介绍了焊缝跟踪的原理,着重分析了基于视觉传感和电弧传感为代表的弧线焊缝跟踪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了弧线焊缝跟踪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最后对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寇荣魁孙宏伟赵晓鑫朱加雷
关键词:自动化焊缝跟踪
中厚板钛合金激光-CMT复合焊接工艺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通过采用激光-CMT焊接的方法对10 mm厚TC4钛合金实现了不开坡口单面焊双面成形,并对焊缝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最优参数下形成的焊接接头中主要由大量的α’马氏体及初生的α相构成,且存在网篮状组织,焊缝区域的显微硬度大于母材区域,可达380 HV,且由于激光作用区拥有更大的冷却速度,焊缝底部生成了更多的α’马氏体,导致焊缝底部硬度比电弧作用区更高.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可达到916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16.08%,拉伸断裂结果为韧性断裂,焊缝组织的性能明显优于母材.焊缝处的抗腐蚀性能优于母材,这是因为焊缝组织有更细小的晶粒及大量位错,提升了钝化能力并阻碍了Cl^(-)的扩散.
苗玉刚王清龙李春旺吴一凡赵羽扬孙宏伟
关键词:TC4钛合金
一种用于新能源混合发电的移相控制三端口DC-DC变流器被引量:20
2015年
结合新能源混合发电要求,介绍一种三端口电气隔离、软开关运行和低输入电流纹波的三端口多向DC-DC变流器。首先通过对三绕组高频变压器的T/Δ等效变换,对5种工作模态下的功率和变压器电流有效值进行近似统一,得出全运行范围下的通用表达式,简化了分析和降低了设计复杂度;然后对开关管的软开关运行条件进行分析,证明该拓扑具有良好的软开关特性;最后设计了一台2.5 k W的实验样机,对此变流器在宽电压输入范围条件下的工作模态和软开关特性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宋鑫肖建国牛洁茹李武华孙宏伟
关键词:软开关
船舶甲板感应加热矫平机电能变换及能量转换系统被引量:1
2022年
船厂以往均采用火焰加热工艺矫平工艺平整甲板,容易引发火灾且平整效率较低。感应加热矫平工艺采用感应加热矫平机将三相正弦波高压小电流交流电变换成单相高频矩形波低压大电流交流电,并通过电磁、磁电转换在钢板中产生涡流热能和磁滞热能,快速、精准、可控地加热甲板特定区域。感应加热矫平机由固定式调功器、移动式调频器和小车式感应加热器通过电缆串联组成,突破了不能高效长距离输送高频低压大电流交流电的技术瓶颈;研发了变频器频率跟踪、调节及锁相技术,保证了输出回路为准纯电阻性态,高效利用电网电能;设计了小车式感应加热器,可按需移至任意区域施行矫平工艺,参数可就近调节。实验室测试和造船厂应用表明:船舶甲板感应加热矫平机电能变换及能量转换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始终保证矫平机工作在准谐振状态,使感应加热器输出功率因数接近为1。
李俊南方臣富杨志东秦梵超陈鑫毅孙宏伟
关键词:船舶甲板
深海矿产采集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3年
深海矿产采集车是管道提升式深海矿产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深海矿产资源的“切割-破碎-采集”作业,恶劣的深海作业环境和商业开采目标对深海矿产采集车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阐述了深海矿产采集车的作业环境及功能要求,总结和分析了富稀土沉积等深海矿产的矿区环境和开采要求,综述了深海矿产采集车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列举了国内外采集车相关试验研究成果,并据此提出了深海矿产采集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提高采集车的智能性和自主性,加速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商业化开采进程。
胡明伟孙宏伟孙慧赵昀
关键词:作业环境
基于过程仿真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工程变更管理是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必须遵循许多规则才能满足产品变更的要求。由于工程变更对产品开发周期、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前预测设计变更并对其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估。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评价参数过程仿真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首先,建立了变更传播模型,包括变更传播影响的数学模型、设计变更方案的的评价得分;然后介绍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变更方案优化过程,并给出了一种自动获取最优变更方案的优化算法;最后,以带式输送机平台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产品的变化需求可以由多个候选变更方案满足,并可根据方案的特性获得最优的结果。
殷磊磊朱海华孙宏伟廖良闯
关键词:仿真蚁群算法
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组合加工约束混流车间调度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具有组合加工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混流生产线中常见的任务排产问题。然而,传统车间调度方法均未将组合加工约束考虑进调度模型中,无法满足混线生产模式的现实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混流生产线的工艺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传统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了具有组合加工约束的混线车间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针对组合加工约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段编码、交叉、变异的遗传算法。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某航空航天研究所导弹结构件生产车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朱海华张毅孙宏伟廖良闯唐敦兵
关键词: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遗传算法
基于空间位置和轮廓线距离的船舶焊缝特征参数提取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实现船舶焊接件数字模型中焊缝特征参数的精确提取,进而完成机器人数据库系统中焊接工艺的自适应快速匹配和快速选择,提出了基于空间位置和轮廓线距离的船舶焊缝特征参数提取算法.首先基于海伦公式识别待判定面来确定接头空间位置关系,并结合最小轮廓线距离完成焊缝特征识别;然后基于轮廓线总条数和最小轮廓线距离的两端点,识别出焊缝坡口处特征点及线;最后基于三类焊接接头所建的数学模型提取出与焊接工艺相关的焊缝特征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焊缝特征参数提取算法能准确识别4类接头形式和10种坡口类型,以及准确提取焊缝间隙、坡口夹角和焊接件板厚等参数,具有焊缝特征识别广且信息提取齐全的优点.与其他相关识别算法相比,文中算法的识别率达到100%,而识别效率提升了16.06%,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袁明新戴现令刘超孙宏伟王磊
一种八关节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解析分析及仿真被引量:1
2020年
多关节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机器人学的重要内容。多于六自由度的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因其运动学反解的不唯一性一直是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针对多关节机器人逆运动学反解困难问题,传统大都采用神经网络等优化方法求解,这些方法存在运算量大、准确度低等问题。结合一种实际应用的八关节串联机器人结构和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几何法和解析法相结合的多关节机器人逆运动学新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首先根据机器人结构建立D-H模型并确定机器人结构参数,对机器人正逆解进行分析解算,最后,以Matlab为仿真工具验证解算结果的正确性与准确程度,为冗余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改进、设计及应用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刘梓阳徐大林孙宏伟
关键词:多关节机器人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