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石炭
  • 2篇层序
  • 1篇营城组
  • 1篇早石炭世
  • 1篇上石炭统
  • 1篇深水
  • 1篇深水沉积
  • 1篇石炭世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 1篇台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台地
  • 1篇盆地
  • 1篇下扬子区
  • 1篇相对海平面
  • 1篇相对海平面变...
  • 1篇相模式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2篇山西蓝焰煤层...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程日辉
  • 3篇张振
  • 2篇许中杰
  • 2篇沈艳杰
  • 1篇李双林
  • 1篇夏志威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苏句容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高骊山组沉积类型与层序特征
2013年
江苏句容高骊山是早石炭世大塘期高骊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和镜下分析研究,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泥岩、硅质岩和砂岩。岩性组合显示高骊山组由4个岩性段组成:①粉砂岩段、②页岩段、③硅质岩和页岩互层段和④砂岩段。沉积类型分析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滨海沉积、浅海-半深海沉积和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识别出滨海泻湖、深水陆棚、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等4种亚相,泻湖泥质沉积、深水泥质沉积和硅质沉积、间湾、水下河道、朵叶间、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7种沉积微相,以发育深水硅质沉积为特色。根据岩性和岩相变化,高骊山组是一个完整的三级沉积层序。该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显示,研究区在高骊山时期经历了一个三级海平面升降过程,控制了三级层序的发育。根据沉积构造分析,高骊山时期为挤压背景下的弧后前陆沉积。
张振程日辉许中杰于振锋沈艳杰
关键词:深水沉积层序
下扬子区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台地层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句容剖面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江苏句容地区的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沉积发育泥晶灰岩、细晶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和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6种岩性,可区分出潮坪、开阔台地、台盆、浅滩和生物礁5种相类型。这套碳酸盐沉积序列由S1、S2和S3三个层序构成,其中S1为Ⅰ型层序,S2和S3为Ⅱ型层序。依据岩性、沉积相、古生物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编制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反映船山组经历了3次海平面相对上升和下降。相对海平面升降控制了层序的发育,层序S1由滨海砾岩-潮坪结晶灰岩(低水位体系域)、台盆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浅滩相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层序S2由生物礁相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与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开阔台地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层序S3由开阔台地相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浅滩相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潮坪相结晶灰岩-块状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下扬子区船山组是在构造相对稳定背景下发育的一套以开阔台地为主局部有滩有盆出现的碳酸盐沉积。开阔台地和台盆环境中沉积的灰岩是良好的生油层位,礁滩环境中的灰岩具备良好的储集性能。
张振程日辉许中杰李双林
关键词:下扬子区层序相对海平面变化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再搬运火山碎屑与相模式被引量:4
2014年
以松辽盆地东南缘营城组二段两类火山碎屑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火山碎屑粒度特征、碎屑组成和火山碎屑岩相研究.结果显示,火山碎屑搬运除受火山作用激发控制外,还受牵引流、重力流以及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双重机制影响.火山碎屑微观特征、成因分析和岩相分析认为,本区火山碎屑堆积主体为热基浪堆积和热碎屑流堆积,部分为空落堆积.火山碎屑组成特征为晶屑含量多,玻屑和岩屑含量少,且岩屑仅在较粗粒级颗粒组成中存在.研究认为,本区发育的火山碎屑为沉积环境中的再搬运火山碎屑,共识别出4种火山碎屑岩相,河流故道上的热基浪,河流故道上的热碎屑流,冲积平原上的热基浪和空落相.建立了松辽盆地东南缘露头区营城组二段河流-冲积平原沉积环境的再搬运火山碎屑岩相模式.
沈艳杰程日辉于振锋夏志威张振
关键词: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碎屑岩相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