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科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艺术
  • 7篇艺术学
  • 4篇艺术理论
  • 4篇身体
  • 3篇学科
  • 3篇艺术学理论
  • 2篇艺术史
  • 2篇艺术学研究
  • 2篇文化
  • 2篇文化自觉
  • 1篇新区
  • 1篇学科概念
  • 1篇学科建构
  • 1篇艺术批评
  • 1篇艺术学科
  • 1篇艺术自觉
  • 1篇应用学科
  • 1篇语义
  • 1篇语义辨析
  • 1篇元理论

机构

  • 12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国务院

作者

  • 12篇张新科
  • 2篇李心峰
  • 1篇李新
  • 1篇李新
  • 1篇孙晓霞
  • 1篇秦佩

传媒

  • 3篇艺术百家
  • 2篇艺术评论
  • 1篇艺术探索
  • 1篇文化研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美育学刊
  • 1篇人文天下
  • 1篇艺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元艺术学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被引量:1
2019年
元艺术学是对艺术学学科本身进行反思研究的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元艺术学概念提出以来,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元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元艺术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对元艺术学内涵的理解还未形成充分的共识,甚至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元艺术学并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充分的自觉,也没能充分认识元理论研究在艺术学领域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元艺术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张新科
关键词:元理论艺术学理论艺术学
2020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被引量:9
2021年
2020年是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的第十年,也是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的第十年。十年来,艺术学界在学科建设、学科发展方面艰辛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从初创逐渐走向成熟,在学科体系、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期刊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界对此做了认真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予以了展望。在基础理论及学科建设方面,学界围绕中国艺术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构、“新文科”背景下“新艺科”建设,以及如何加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主体性与学科共同体建设、坚守学科之初心、使命以行稳致远,还有艺术媒介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形成广泛共识。在艺术史方面,学者立足于视域的拓展融合,聚焦艺术史研究的跨学科、跨媒介、跨门类、跨文化、跨地域之融通的必然与可能,围绕艺术史的对象、视野、方法、路径等进行深入探索。艺术批评方面,本年度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让我国体现着鲜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抗疫文艺”以及紧紧跟踪其步伐的抗疫文艺批评得到充分聚焦;艺术批评中的一些“元批评”理论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系统的探讨。在交叉、应用学科领域,围绕艺术教育的讨论引人瞩目,比较艺术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以及艺术管理、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等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李心峰秦佩张新科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
文化自觉与艺术自觉——从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谈起被引量:2
2017年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这三个阶段代表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过程。作为这个过程之基础的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在当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我们应对文化自觉理论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把握,通过文化自觉把握艺术自觉,通过艺术自觉推进文化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张新科
关键词:文化自觉艺术自觉
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2023年
新时代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紧随时代步伐,着重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诸如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及艺术学“中国学派”,“中国梦”“新时代”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文艺工作座谈会引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新气象,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国艺术学科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70年与中国艺术学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学科建设等。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学理论三大核心学科,向纵深处发展,艺术跨学科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丰富了艺术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艺术学理论的科研项目以及以丛书、文库等形式推出的学术成果十分亮眼。人才培养、期刊及其他平台建设成果不凡。展望未来,艺术学理论将积极应对学科转型带来的变革与挑战,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时代艺术学理论研究发展报告”课题组张新科李心峰李心峰李新孙晓霞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艺术学科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身体与艺术理论--身体艺术学构想
身体转向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美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纷纷与身体研究联姻而出现了身体美学、文学身体学、身体人类学、身体社会学、身体教育史等跨学科研究.艺术学自2011年独立为门类学科以来已取得很大发...
张新科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建构
“元艺术学”辨析——从李心峰《元艺术学》谈起被引量:3
2019年
元艺术学是元科学或元理论研究在艺术学学科中的应用。所以,它的产生,一方面源自元理论研究的启发,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元艺术学对于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着艺术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与学科自觉意识。元艺术学的思想早已有之,但真正自觉地从学科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还是晚近的事。李心峰1987年首次提出“元艺术学”的概念并在此后的学术研究中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发还完成了首部专著《元艺术学》,可谓中国元艺术学的首倡者。其他学者也陆续对元艺术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通过回顾与思考这些研究,我们也发现学界对元艺术学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解,甚至对于什么是“元艺术学”也存在相当大的歧义。名不正则言不顺,元艺术学这一学科概念的歧义对元艺术学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李心峰《元艺术学》的修订版将由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这也将我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到“元艺术学”的相关问题上。为此,本文一方面对元艺术学进行了语义辨析,另一方面则对科学哲学、元科学、科学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总之,澄清元艺术学的概念、内涵并进一步推进元艺术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张新科
关键词:艺术学研究学科概念三联书店语义辨析科学哲学
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三分法”辩护被引量:1
2020年
分析的身体美学、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和实践的身体美学是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三个维度,国内学者对此表示怀疑并作出批评:一是对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实用主义维度和实践维度的误解;二是认为这三个维度之间没有关系,不能整合在一起;三是认为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和实践的身体美学被纳入美学学科之内不符合学科逻辑。然而,舒斯特曼将身体美学分成这三个维度,有着其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自洽性。首先,这三个维度之间具有从理论到方法论再到实践的过渡关系;其次,三个维度殊途同归,都指向了舒斯特曼追求幸福生活的实用主义美学之宗旨;再次,舒斯特曼对"哲学""美学""学科"等概念有着独特的理解。此外,舒斯特曼的分析哲学家的理论背景、实用主义的美学追求和美籍犹太人的种族身份,都对他的身体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新科
关键词:舒斯特曼身体美学三个维度三分法
孤独的身体:身体现代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身体转向已成为当今文化、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身体的理论越来越丰富,但它们大多是从共时的角度研究身体的某一特征、某一个人的身体理论或者将身体理论应用于艺术和文化研究。对历时的身体的关注和研究付之阙如。为此,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传统身体与现代身体的区别,并认为与传统身体相比,身体的现代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身体与世界的分离、身体与集体的分离以及身体与自身的分离。
张新科
关键词:身体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被引量:2
2020年
所谓"元艺术",就是关于艺术的艺术,它通过在艺术中展示艺术创作过程,或者对艺术家、艺术等进行评论而体现出艺术的自我意识。不同阶段元艺术中的自我意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前现代(传统)元艺术中自我意识是不自觉的,所体现出的元艺术性只是艺术家利用一些创作技巧而制造的审美效果,此外并无它求;现代主义元艺术中的自我意识是自觉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即艺术的自足独立性,艺术的目光只在艺术自身;后现代主义元艺术中的自我意识也是自觉的,但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是为了追求艺术的自足独立性,而是有着更为深刻、复杂的特性,表面上它也是指向艺术自身的,但实际上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后现代主义元艺术的出现既有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也与语言学转向、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具有密切的联系。
张新科
关键词:自我意识后现代主义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艺术创作思考被引量:11
2019年
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AI艺术这种新生事物,我们应辩证地进行分析。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就目前而言,大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以及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基础,虽然这与人类以身体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有相类似的地方,但更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手段,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从哲学角度看,作为一种工具的人工智能是人类身体的延伸,但它无法取代人类的身体。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伦理问题一方面体现在AI艺术内容中的伦理描述与理解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AI艺术的版权归属问题上,这关系到人工智能的身份问题。
张新科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身体艺术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