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锐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水土
  • 2篇水土保持
  • 2篇公路
  • 2篇高速公路
  • 1篇入渗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效益分析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多样性研...
  • 1篇生物防护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动态
  • 1篇水土保持措施
  • 1篇水土保持技术
  • 1篇水土保持林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土流失规律
  • 1篇四面山
  • 1篇土壤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交通部科学研...

作者

  • 4篇张洪江
  • 4篇张锐
  • 3篇程金花
  • 1篇卢炜丽
  • 1篇陈学平
  • 1篇李猛
  • 1篇王波
  • 1篇张成梁
  • 1篇陈引珍
  • 1篇张红丽
  • 1篇江玉林
  • 1篇王伟
  • 1篇陈宗伟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技术——以青海省平安至阿岱(平阿)和大通至西宁(宁大)高速公路为例被引量:7
2007年
本研究以青海省平阿和宁大高速公路为对象,采用布设简易试验小区及标签法测定公路不同部位土壤侵蚀量、不同植物组合的水土保持效果和不同工程防护形式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路基边坡工程防护措施对防止土壤侵蚀有显著的作用,就水土保持效果来说,应优先采用拱形格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形式;在框架内采取生物防护措施时,可采用柠条+扁穗冰草+碱茅、扁穗冰草+苜蓿、白刺+扁穗冰草+碱茅等植物组合。
陈引珍程金花李猛张红丽张锐张洪江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土壤侵蚀生物防护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及其生态效益分析——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宜长Ⅳ标段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省宜昌至长阳Ⅳ标段为对象,研究了该标段公路两侧边坡和弃土(渣)场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种类及其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挖方段边坡宜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填方段边坡可采用拱形框架梁的护坡形式,弃土(渣)场则在削坡开级和修建挡渣墙、排洪沟基础上,可营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或刺槐、柏木混交林。通过对在典型地段采用插签法和布设径流小区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前后弃土(渣)场土壤侵蚀量分别为5247.7 t/(km^2·a)和1871.0 t/(km^2·a),填方段边坡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为4781.1 t/(km^2·a)和2196.6 t/(km^2·a),其土壤侵蚀量消减率分别达到64.3%和54.1%。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后能有效地改善公路路域小气候,保障行车安全。
张锐张洪江江玉林陈宗伟程金花陈学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益
煤矸石山风化堆积物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以山西省阳泉市280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矸石物理性质、水分入渗特性和水分含量的分析,初步研究了煤矸石山风化堆积物水分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质地较差,砾石和块石平均含量达86.07%。煤矸石山孔隙组成以非毛管孔隙为主,其剖面4个深度(0—15cm,15—30cm,30—45cm,45—60cm)的毛管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1.40%,1.36%,1.32%和1.17%,导致土壤持水量常年维持在较低水平,0—60cm的平均土壤持水量为19.7t/hm2。Kostiakov入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地区煤矸石风化物的入渗过程,且在入渗过程中煤矸石风化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渗透速率。煤矸石风化堆积物水分季节性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的影响,随着季节性降水量的增加,矸石风化物水分平均含量也相应升高。煤矸石山的储水量与降水量之间,表现出较好的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在降雨量较少,或是降雨次数多,雨强较大的情况下,裸露煤矸石地的储水量往往大于覆土煤矸石地的储水量。一般情况下,煤矸石山30—40cm深处有明显的干层,使得煤矸石山下层在旱季保持有较多的水分。
张锐张成梁李美生张洪江程金花
关键词:水分动态入渗储水量
重庆四面山5种不同配置模式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对重庆四面山地区5种人工水土保持林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5种人工林群落以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纯杉木林最次。(2)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以乔木层的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灌木层的石栎+木荷混交林、草本层的纯杉木林等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3)不同林型的物种多样性不同,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也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四面山地区以及类似生态区的退耕还林过程中选择以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乔-灌结合混交林模式,以提高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实现理想的水土保持林功能。
卢炜丽张洪江王伟王波张锐
关键词:重庆四面山水土保持林物种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