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孟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氧化物
  • 2篇氧化物催化剂
  • 2篇加氢
  • 2篇复合氧化物
  • 2篇复合氧化物催...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异丙苯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失活
  • 1篇水热
  • 1篇凝胶法制备
  • 1篇噻吩
  • 1篇黏合
  • 1篇黏合剂

机构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3篇侯凯湖
  • 3篇徐永卫
  • 3篇张大龙
  • 3篇李孟华
  • 1篇李秋荣

传媒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法制备体相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体相型Mo-Ni复合氧化物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BET,NH_3-TPD等表征,以二苯并噻吩质量分数2%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评价,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溶胶凝胶过程中溶液pH以及淀粉的加入量等对催化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以上高温焙烧后的氧化态催化剂中主要存在α-NiMoO_4和β-NiMoO_4晶相,硫化态催化剂中则存在MoS_2和Ni_2S_3晶相;焙烧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氧化态催化剂形成α-NiMoO_4晶相,溶液碱性的增加则有利于形成β-NiMoO_4晶相,二者均导致催化剂的总酸量显著降低;淀粉的加入对氧化态催化剂的晶相影响很小,但有利于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性,适量淀粉的加入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焙烧温度为600℃、溶液pH为2和淀粉加入量为15g/mol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60℃、反应压力为2.5MPa、体积空速为2h-1和氢油体积比为300的条件下,对于硫质量分数为3480μg/g的原料,加氢脱硫率高达98.3%,二苯并噻吩的反应以加氢脱硫路径占优势,加氢脱硫路径与氢解脱硫路径反应的比值约为1.23。
张大龙徐永卫李孟华侯凯湖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加氢脱硫二苯并噻吩
黏合剂对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和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BET,Py-IR,NH3-TP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含20%(φ)小桐子油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黏合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与以氢氧化铝干胶为黏合剂所得催化剂相比,以分子筛黏合剂与镁铝尖晶石为黏合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和总酸量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在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成型过程中添加适量硅藻土可有效改善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添加分子筛黏合剂可以有效改善其机械稳定性;分子筛黏合剂与镁铝尖晶石质量比为1∶2混合为黏合剂时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
徐永卫王东军李秋荣张大龙李孟华侯凯湖
关键词:加氢脱氧黏合剂
Pt/MOR催化异丙苯临氢脱烷基的失活动力学研究
2016年
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实验研究了Pt/MOR催化剂催化重芳烃临氢脱烷基的失活动力学。实验以异丙苯为反应原料,在反应压力0.8 MPa、温度范围673.15~733.15K、体积空速1~2h^-1的条件下,得到了失活动力学数据。基于实验现象建立了Pt/MOR催化剂幂函数表观失活动力学模型,即由反应产物引起的连串失活。通过拟合实验数据估计了失活动力学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外扩散对脱烷基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内扩散对脱烷基反应的影响较小;异丙苯临氢脱烷基的反应活化能和催化剂失活的活化能分别为44.15kJ/mol和79.00kJ/mol。Pt/MOR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的秩和与残差分布检验结果表明,该失活动力学模型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是显著的,即所得失活动力学模型有较高的拟合精确度和可信度。
李孟华张大龙徐永卫侯凯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