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稻壳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量
  • 1篇动力学
  • 1篇端羧基
  • 1篇银催化剂
  • 1篇载银
  • 1篇试剂
  • 1篇噻吩类硫化物
  • 1篇羧基
  • 1篇脱硫
  • 1篇吸附脱硫
  • 1篇浸渍
  • 1篇活性炭
  • 1篇基化反应
  • 1篇含氟
  • 1篇含硫
  • 1篇含硫化合物
  • 1篇分子量
  • 1篇氟化

机构

  • 4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李平
  • 3篇范俊刚
  • 3篇张志刚
  • 3篇李文秀
  • 1篇方庆红
  • 1篇杨凤
  • 1篇李东翰
  • 1篇韩文驰
  • 1篇李龙
  • 1篇康海澜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载银及酸处理改性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将稻壳炭化后经KOH浸泡及焙烧活化制得稻壳活性炭,再利用超声波辅助AgNO_3溶液浸渍及HNO_3酸处理,制得改性稻壳活性炭。采用XRD、SEM、BET、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利用含噻吩模拟油填充床实验,研究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并利用吸附模型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gNO_3浸渍并焙烧后形成Ag微晶颗粒分散于活性炭表面,HNO_3酸处理会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改性后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能力增加,4种活性炭的吸附脱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g-HNO_3-AC、HNO_3-AC、Ag-AC、RH-AC;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n阶动力学吸附模型、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说明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噻吩的作用机理。
范俊刚陈仁燕田心瑶李平张志刚李文秀
关键词:稻壳活性炭改性脱硫
一种低分子量端乙烯基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分子量端乙烯基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聚合物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固体氟橡胶经氧化降解法制备的低分子量端羧基含氟聚合物(液体端羧基氟橡胶)为原料,创建了银催化脱羧‑烯基化反应体系和方法。在25~60℃...
李东翰陆展李平韩文驰李龙康海澜杨凤方庆红
Fe掺杂改性HMS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硝酸铁为铁源、十二胺(DDA)为模板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金属Fe掺杂改性Fe-HMS分子筛,通过XRD、N2吸附-脱附、FT-IR、TPD技术表征制得Fe-HMS,结果表明制得Fe-HMS为介孔分子筛,掺杂Fe进入HMS分子筛骨架,导致比表面积及孔容减小,分子筛表面酸性增强。利用制得Fe-HMS对含噻吩及其衍生物的模拟燃油进行间歇静态及连续动态吸附实验,得到FeHMS分子筛最佳制备条件为n(Fe)∶n(Si)=1∶50,n(DDA)∶n(TEOS)=1∶5,焙烧脱模温度550℃;噻吩及苯并噻吩在Fe-HMS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可以利用一阶、二阶动力学模型很好的描述,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Fe-HMS分子筛对不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穿透吸附硫容大小顺序为:噻吩(T)<3-甲基噻吩(3-MT)<2,5-二甲基噻吩(2,5-DMT)<苯并噻吩(BT)。
范俊刚李平田心瑶陈仁燕张志刚李文秀
关键词:含硫化合物动力学
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被引量:6
2016年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KOH浸渍和高温活化法制备稻壳活性炭,研究其对模拟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脱除性能,利用环己烯、甲苯为竞争组分,研究燃油中烯烃、芳烃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分别考察炭化温度、KOH浸渍质量分数及活化温度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稻壳活性炭的吸附噻吩进行拟合,用准n阶和修正准n阶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热重(TG)、N_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表征,考察其受热分解状况、孔隙结构、表面形貌等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稻壳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 207.649 m^2·g^(-1)和2.24 nm。用固定床进行动态吸附实验,得到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总穿透硫容为7.092 4 mg·g^(-1)。在模拟油中加入环己烯、甲苯后,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穿透硫容分别下降了36.4%和63.5%,由等温吸附和动力学模拟分析得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Langmuir和修正的准n阶动力学吸附模型。
李文秀陈仁燕范俊刚李平田心瑶张志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